友友:老师,我喜欢在家听课提升自己,可老公总说 “整天听这些东西”,让我特别不舒服,对抗。感觉这段关系特别消耗,没有一点滋养,会不会我也在消耗他? 先生:不是没有滋养,是你太...

友友:老师,我喜欢在家听课提升自己,可老公总说 “整天听这些东西”,让我特别不舒服,对抗。感觉这段关系特别消耗,没有一点滋养,会不会我也在消耗他? 先生:不是没有滋养,是你太...
友友:老师,我近年特别焦虑,也容易发脾气 —— 对朋友、同事还能克制,但对家人,尤其是老公、孩子和父母,却总是控制不住地随意发火,看很多事都不顺眼,还常常猜忌、怀疑别人,不知...
友友:老师,我觉得流浪猫可怜,花很多时间去投喂,没空社交和旅行了,我该放下还是继续? 先生:放下。 友友:但我总担心如果不去喂,它们会不会饿死? 先生:没有你之前,它们不也活...
多看自己的进步 少看还没做到的 既然没做到 说明时间节点未到 到了必然就能做到 . 所以不用执着于做到 结果都是自然形成的 我们关注过程就好了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你的存在,是否让这个世界有了一点不同。 比如,因为有你,父母多了一份喜悦;孩子感到更安心;爱人有了牵挂;或者你成了某些人的寄托——...
重读《论语》 感觉会与从前大不相同 思维打开了 境界提升了 同一段文字 竟读出了新的深意 . 生活也是如此 当我们持续学习 不断成长 即便面对看似不变的日常 所见所感,已悄然...
友友:老师,看孩子踩坑说了不听,很痛苦,怎么办? 先生:有些坑孩子不自己踩一踩,怎么知道什么路正确?况且,你眼中的“坑”,对他未必是。 想想你年轻时,觉得痛苦不堪的事,后来反...
人终会回到独处 一个是有所进步 一个是性格本身 . 随着学习越深入 言语自然会越少 这并非傲慢疏离 而是倾向高质量 内在认知会筛选 . 学习后不光话会变少 并且不太愿听人讲话...
友友:老师,我对母亲操心太多,想放下一点却不知怎么做? 先生:先不用放下,因为她是你这个阶段的的精神寄托。背后其实是你还不够强大、从容和独立。看似是关心她、很在乎她的生活,实...
当我们总在计较 说明德是有亏的 德亏就会招事端 而当我们不计较,不分辨 消耗的事情自然就没有了 道理说起来简单 但很多人不认同 因为怕自己吃亏 实则并没有真的吃亏 因为我们看...
友友:老师,越休息在家越迷茫,没有方向,要怎么转变思维? 先生:看你自己,如果只是累了想休息,那不用急着找方向。就像在街头漫步,没有明确目的,随意一走,反而很美。 不用非要定...
强势的人 身边寸草不生 活成了光棍儿 很硬 留不下人 忙忙碌碌付出了很多 最后又变成只有自己 . 所以要懂得处下 低洼处,才能盈 . 历史上强的君主 如楚霸王、项羽 他们自己...
人生是很奇妙的。没有经历前呈现出来的开心,空无一物;经过沉淀、岁月洗礼后的开心,言之有物。 空有表面的快乐很轻,风一吹就散,而经过岁月沉淀、裹着人生故事的开心,是一种理解后的...
我们学习 不必成长得太快 按自己的节奏来 从容地享受生活 . 如果追求一个快 打破自己的节奏 就会欲速则不达 . 越求快,问题会越多 反而越解决不了问题 容易自我否定和自卑 ...
友友:都怪互联网,大家不停地刷短视频。 先生:这和互联网没关系,会沉迷的人,放在哪个时代都会沉迷,只是沉迷的事情不同而已。 . 很多人以为是这个东西害了自己,不是的。如果是这...
当我们至柔之时 什么都不用做 别人就已经受到了滋养 . 当我们至坚之时 虽然什么都没做 但别人已然受到了伤害 . 当没那么多标准 没有那么多欲望 没有那么多情绪 整个人就是至...
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字 ——“光”。 此刻,我们试着放下所有杂念,不用讲话,也不用刻意去想什么,身体也先停下所有动作。我们借着 “光” 这份意象,轻轻去感受自己,慢慢去寻找自己。...
总是论对错的人 说明满脑子对错 . 卖衣服的人 见人就看穿着 会理发的人 见面就看头发 会点痣的人 见人就想点痣 . 心里有什么 就会用什么观察世界 . 当意识到每个人都戴着...
过去的人事物,不是不重要,是不该执着。 小的时候经历不重要吗?重要啊,但要执着吗?要怀念那个尿炕的岁月吗?不需要。 那年轻的时候的那种冲动不重要吗?重要啊,但是没必要怀念那时...
真正的放生 是精神的自我解放 而非形式上的行为 . 不要总想放鱼龟 先把自己放生了 让自己的心自由 没有那么多束缚 没有那么多所求 . 不要追逐形式 越是追逐形式 非但不能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