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甘肃
  • 120
    在自我叩问中觉醒

    安德烈·马尔罗说:"人不会通过增加知识洞悉自己,只有在他面对自己所提出的课题时,他才能够发现自己。"这句话如一道闪电,照亮了教育中被长期忽视的真相:真正的成长不在知识的简单叠...

  • 120
    阅读的神经学启示

    翻开一本书,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却隐藏着一场大脑的盛大交响乐。视觉词汇形式区、语音分析区和词义存储区如同乐团中的不同声部,在阅读的指挥棒下奏响和谐的乐章。这不禁让我思考:当我...

  • 120
    好课堂的第一课,首先是关系的构建

    长久以来,我们常常将目光聚焦于教学设计的精妙、教学方法的创新,却容易忽视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师生关系的构建。而这,恰恰是打开优质课堂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在传统的课堂模式中,...

  • 120
    让阅读成为灵魂的栖居地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将天堂比作图书馆的模样,这一诗意的想象背后,暗含着阅读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刻救赎。当代研究证实了这位文学大师的直觉——自主阅读行为能够有效降低相对剥夺感和抑...

  • 120
    评2025本科专业目录调整

    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犹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中国高等教育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改革路径。此次增设的29种新专业,不仅是对学科发展规律的尊重...

  • 120
    在效率与人性之间

    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到今日的题海战术,教育的形态发生了惊人的异变。当人工智能开始胜任越来越多人类工作时,我们却仍在用工业时代的标准流水线式地生产"标准化人才"——这种悖论令人不...

  • 120
    七律·航天日有寄

    一星破晓启鸿蒙,五秩扶摇探颢穹。 遣使嫦娥收桂魄,邀来北斗指云程。 祝融探火惊寰宇,慧眼巡天骇圣灵。 欲向银河赊月色,先斟渌酒酹长风。 注:嫦娥、北斗、祝融、慧眼,皆航天器。

  • 120
    开展具有生命力的学习

    教育不应是知识的单向灌输,而应是思维的唤醒、能力的培育和生命的滋养。真正的学习,应当像种子破土而出,在实践的土壤中扎根,在深度的思考中伸展枝叶,在错误的修正中愈发坚韧。唯有如...

  • 120
    被异化的求知

    在当代教育的剧场里,我们目睹着一幕荒诞剧的反复上演:家长们将孩子推上名为“读书改变命运”的独木桥,把求知异化为一场孤注一掷的赌博。分数成为唯一的通行证,排名化作价值的度量衡,...

  • 120
    当焦虑成为教鞭

    对于学习中的大小问题,不少家长存在着弥漫性的焦虑,时不时爆发,出手打人,出口伤人,意识不到危害,拒绝改变。在这个升学率至上的时代,多少家长的焦虑如同无形的教鞭,一次次落在孩子...

  • 120
    “二手人生”

    孩子伏在案前,一笔一划地描着字帖。母亲立在身后,目光如炬,不时指点着“这一横要平些”、“那一竖须直些”。孩子的手腕便抖了一下,墨水洇开,成了个黑斑。母亲皱了眉头,撕去这页,孩...

  • 120
    七绝·谷雨(二首)

    一 霏霏雨脚落轻纱,且就泥炉试嫩茶。 最是老农相问讯,一川麦陇野棠花。 二 陇头雨脚密如麻,布谷声催绿满屲。 种豆点瓜晴趁遍,山桃开透野人家。

  • 120
    当孩子的情绪被真正“看见”

    窗外的雨滴敲打着玻璃,五岁的女儿因为不能去公园而嚎啕大哭。大多数时候,妈妈的第一反应是“这有什么好哭的”,或者急于用各种方式让她停止哭泣。而这一次,妈妈却蹲下身来,注视着女儿...

  • @佳其_Gail 高见!

    赓续创新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

    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我们不断探索,试图为学生构建一个全面发展的成长体系。而“耕读传家”这一古老而又深邃的理念,穿越历史的尘埃,为我们当下的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方向。 传统意...

  • 120
    好奇心的教育学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神经科学家切莱斯特·基德指出:“不妨把好奇心看作指导我们获取知识的过程。”我们会在内心追踪自己学习的效果或进度。当好奇心高涨,学习过程也会更加轻松...

  • 120
    唤醒沉睡的自我实现者

    马斯洛笔下的自我实现者形象令人神往:他们接纳自我与他人,怀揣深刻的同理心与创造力,专注于解决问题而非自我陶醉,拥有强烈的道德感和独立判断能力。这不禁让人思考:我们的教育体系,...

  • 120
    以语言为核心,以语境为土壤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面临一个根本性问题: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理解文本的深层意蕴?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文本教学必须以语言为核心抓手,以语境为理解土壤,才能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