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黑暗中作画:从1000年与1064年窥见生命的创造性韧性 观看罗振宇老师的《文明之旅》,当镜头聚焦于公元1000年与1064年这个看似平凡的年...
历史的钟摆与人生的中道:从宋朝宗室管理中学到的生存智慧 学习,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此:一段关于千年前王朝“家务事”的冷知识,竟能如一把钥匙,瞬间打开...
观《文明之旅》1070有感 观《文明之旅》1070有感 变革者的困境: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永恒博弈 历史上,王安石的名字早已超越了个体的意义,成为...
先生于 《大学》“格物" 诸说, 悉以 旧本为正,盖 先儒所谓 ”误本“者也。 爱 始闻 而骇,既而 疑, 已而 殚dān精竭思,参互错纵,以 ...
守良知之本,破执着之障——从史事与心学中悟生活之道 历史如镜,照见人心之微;心学如灯,点亮践行之路。 《世说新语》中晋简文帝的仁念之偏,《文明之...
观《文明之旅》1011期有感 ——以阳明心学为光,照见精神升维的本真路径 1011期借宋真宗“非理性消费”的历史切片,织就历史学纵深、经济学理性...
欧·亨利的《命运之路》与《度华年》,虽跨越百年时空,却在命运命题上达成深刻共鸣:人生的走向从不系于外界的岔路或重来的机遇,而锚定于内心的“良知”...
阳明心学视域下“君子三德”的认知重构与实践向度 在儒家伦理谱系中,“君子之德”承载着文明精神的核心向度,而阳明心学以“致良知”为枢机,为“君子怀...
拨棹歌·其一 千尺丝纶直下垂, 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 满船空载月明归 。 这是唐代诗僧德诚所作,诗句以垂钓场景为引,蕴含着深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