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河南
  • 朱万明创作“书韵”“慢舵”“小汉江”曲牌的故事过

    在河南曲剧发展的历史上,朱万明先生独树一帜。他虽然不识乐谱,叫不出音名,但能悟出高低音。他既会踩唱又会弹三弦、拉坠子。他通过对跷腿上踩唱实践和跷腿下的琢磨研究,把改进的小调曲...

  • 120
    我家的幸福花絮

    一 “幸福的家庭一定和谐,和谐的家庭一定幸福。”我正伏案轻轻敲击电脑键盘,赶写一篇《幸福家庭》的小短剧。如同父亲当年在田野辛勤耕耘一样,我的神情十分专注和投入。 这是冬日的上...

  • 少年,那折磨人的目光

    我平生没有见过那样的目光,真的,再也没有见过!  那目光,凶巴巴的,像鹰带勾的目光,阴冷枭毒——平生第一次遭遇这目光的我,心里即刻就翻涌起被啄去眼珠的疼痛;绿莹莹的,像恶狼...

  • “洛阳迷”朱天水

    1922年,关遇龙和朱万明当盐驮子,返程路过白沙打尖村时,二人又饥又累,坐在一卖浆面条的地摊上吃饭。二人刚坐下,一声“卖绿豆浆面条儿”的吆喝声传来,声音脆亮响盖闹市。关遇龙、...

  • 树上结的大红薯

    堂兄从偏远的乡下进城来,送来了一袋鲜红薯。已上初中的女儿手指红薯问:“妈妈,树上结的红薯可真大,等放了暑假我也回老家上树摘红薯……” 一家人听后不禁捧腹大笑。我的神情陡地一战...

  • 曲子戏治病的故事

    据传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天,汝州关遇龙和朱万明领的曲子班被请到关林一唐姓大户人家对戏演出。对戏演出中间,唐府管家领着岳先生来给唐老爷的三夫人看病。岳先生正在诊脉,好听的曲子声透...

  • 120
    游汝州文庙

    在旖旎的春光里,我捧着一颗虔诚的心,仰视耸然屹立的汝州文庙,思考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有趣的文化现象:县级以上行政衙门所在地,大多都有一座文庙(又叫学宫)。其实文庙原来叫孔庙,明...

  • 拇指的对话

    医生任济民从抗疫前线回村了。正是夕阳西下的光景,老远他就看见自家的门前围着好多人。透过人墙的缝隙他看见母亲黑色的棺材在残阳下闪着亮光。济民喉咙发紧,双腿发软,双眼发热。“娘—...

  • 庚子年春节读书记

    庚子年春节,新型冠状肺炎肆虐,国家号召居民居家不出就是对社会的贡献。没有了亲戚的走动;没有了同学、朋友的聚会;没有了酒场的应酬;没有了庙会、展览、演出等娱乐活动的诱惑……一向...

  • 120
    曲剧皇后张新芳的汝州情结

    2006年5月18日,首届河南曲剧艺术节在曲剧故乡——汝州隆重举行。在这次规模空前、气势恢弘的曲剧艺术盛会上,被授予“终身艺术奖”的曲剧皇后张新芳,不顾虚弱的病体登台展喉歌唱...

  • 怀念洛阳作家李爱英

    艾英大姐辞世近8个年头了,我仿佛仍看见她在路边和小草一起向行人挥手致意;在山花丛中和野花一同向大地微笑;在寻找别样风景的旅途中野脚踏出了一道别样的风景;在双手敲击键盘的舞蹈中...

  • 读懂爱情——我的恋爱故事

    我常想:家如果是一本散发着油墨香的大部头书,那么爱情这一页最深奥、最馨香、最浪漫。我和妻子患难与共二十年,才终于读懂了她,读懂她的内心,心里在流泪。从此,即使在天涯海角,我也...

  • 120
    营长一刀刺死“气死洛阳迷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南曲子知名艺人都被观众起有外绰号。比如朱天水外号“香水”、“洛阳迷”。年轻的宗银聚演技超过了天水。朱天水的拿手剧目《蓝桥会》《小姑贤》《赶郑州》《白...

  • 打给妻子的一张欠条

    在书房整理旧书,忽然从书页中飞出一张发黄的纸条,像蝴蝶一样扇动着翅膀,悄无声息地落在了水泥地板上。弯腰捡起一看,不禁哑然失笑。那是十八年前我打给妻子的一张欠条:“今借贤妻现金...

  • 一朵女人花

    太奥高速公路从家乡经过,惊醒了三奶奶五十多年的噩梦。迁坟那天,疯疯癫癫的三爷突然跑来跳进墓穴,抓起三奶奶被子弹打碎的头骨,嘴里喊着经年不变的絮叨:“花,花,一朵女人花……” ...

  • 120
    党报成就了我的文学人生

    1986年4月16日至29日,原临汝县(今汝州市)委和《河南日报》社文艺处联合举办了“汝河笔会”,省内外作家、诗人、文艺编辑和文艺工作者40余人与会,期间举行了一次文学创作报...

  • 剃阴头

    正是闹春时节,花事正浓,我背着药箱,吮吸着扑鼻的花香行走在出诊的山道上。一袋烟的功夫,我便来到这个叫蚂蚁岭的自然村。村西第一座房子就是患者仁义的家。仁义七十有三,膝下一男二女...

  • 作家的哭诉

    作家金林的双胞胎儿子大学毕业回到家里。是夜,金林让妻子炒了四个菜,叫来不屑和他坐在一起饮酒的儿子。半斤酒下肚,金林已有七分醉意。不知是高兴还是激动,金林流着眼泪说:“你们大学...

  • 真假牛爷

    牛奔家供着两个“牛爷”,一个是真牛爷牛套,已过米寿,牛奔叫他“大牛爷”;一个是假牛爷“雪梨白”——一头牛,老掉牙的一头白牛,牛奔叫它“二牛爷”。 “打一千,挨一万,正月十六吃...

个人介绍
读书,行路,交友,阅己!每天读一篇美文,守护文学的底蕴,在文学的世界里,让你的人生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