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钱穆注疏:中人之性,善恶可以迁移,而上知不可移为恶,下愚不可移为善。 杨伯峻疏曰: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改变...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此章注疏甚众,但至今未定于一尊。疏家们围绕着“性”与“习”进行阐述,将两者作为论述的对象,但在表达上却又做不到扣...
阳货要求孔子来拜访自己,孔子不来。他便送给孔子一头烹熟的乳猪,目的在于迫使孔子来见自己。孔子打听到他不在家,才前往他那里表示谢意,却在途中碰到了...
季氏篇第十六 16.1季氏将伐颛臾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②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③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④...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民无德而称焉”一句,训“德”通“得”,译为“民众没...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古注将“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困而不学”...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文中的天命、圣人皆易理解,唯有“大人”一词,有待...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说:有益的乐趣有三种,有害的乐趣有三种...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