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主流的翻译是:君子贫困时仍坚守正义,小人贫困时则肆意妄...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主流的翻译是:君子贫困时仍坚守正义,小人贫困时则肆意妄...
宪问篇第十四 14.1宪①问耻,子曰:“邦有道,穀;邦无道,穀,耻也。”“克②、伐③、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④也。” ①宪:原宪,字子思,...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阙里地方的一个少年,做宾主间传话的差事。有人问孔子:“益者与?”孔子...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孔子去拜访老朋友原壤,原壤并不起身相迎。孔子深知这老友的脾性,所以也见怪不怪,但又忍不住奚落他“幼...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历代注家多认为本章表...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公伯寮在季孙氏面前诋毁...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注解此章,历代注家们的理解虽然不同,但所论述的问题,以及论述角度与方向却大致相同。 明朝的戴溪曰:“今称良马者,多言其能行,故有言千里马者,...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疾固也”,何晏引包咸注:“疾世固陋,欲行道以化人也。”意思是痛惜世人的固陋无知,希望推...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其不能也”多被释为自己没本领,“其”指“己”,“能”作名词,“能力”之义。 使用代词,必须符合指代明确的原则,如果会造成歧义,自然是...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方”,训释大体有两种:一是比方。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曰:比方人也。不暇比方人也。朱熹《论语集注》曰:方,比也。段玉裁的...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君子道者三”常被理解为“君子之道有三种”,释“君子道”为“君子之道”。但这是个严重的...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之学者”,在本章只有两种结构上的理解,一是理解为“者字结构”,一是理解为以“者”字复指主语以引出谓语的判断句。理解为“者字结构”,...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本章虽然字少,却争议了两千年。魏人何晏注为“本为上,末为下”,宋朝邢昺疏其为“本为上,谓德义也;末为下,谓财利也。言君子达于德义,小人达于财利...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路说起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没...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子产,郑国的相;子西,楚国的令尹,相当于相;管仲,齐国的相...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爱之,能勿劳乎”的通行译文是:爱一个人,能不为之操劳吗?或爱一个人,能不使之劳作以有所成吗?之,作代词,指所爱的人。爱一个人则希...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常见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为“君子中的不仁者,也许会有吧”——是说君子群体中也有不仁者。第二种解释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