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内蒙古
  • 120
    2023-08-08

    视野 退一步海阔天空,不是忍让,退步,而是往后退,看前面的视野就更广阔了,就能看见之前看不见的图景,视野打开了,格局就不一样了,不是我主动让步,而是“将军赶路不追小兔”,我的...

  • 三个阶段

    王国维开启了读书的三个境界,仿佛所有都要经历三个阶段,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成长也是如此,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

  • 偏见

    一直很认可一句话,偏见源于不了解。但了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偏见是不可避免的,只是看有多偏而已。 所以,减少偏见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强了解。一方面是了解对象,还有一方面是尽量把...

  • 逻辑

    逻辑分三段,前提,推论,结论。 结论,有些结论就是常识,是一眼可以得出真假的,逻辑就是用来印证。 推论的方式在阅历中需要逐渐演练,科学的推论是逻辑中最关键的一环,也是最容易出...

  • 想象共同体

    人,是被编织在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意义的载体最好不过的就是就是故事,故事的意义就是人的意义。 人类是一个想象共同体,我们的现有认识都承载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故事除了激励自身,也...

  • 知行合一

    想象与现实中的距离,比你认为的还要大些,就算有经验,也难以预估,只有去做了后才会发现,可能更更容易,也可能更难。 知行合一,之所以难,可能是从一个层面讲它不可能合一。 知和行...

  • 内耗

    现在影响生活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不是内卷,而是内耗,尤其是情绪内耗。 内耗是一种状态,能量消耗巨大,却止步不前,甚至退步。 解决内耗最关键的一点跟解决拖延相同,就是行动,哪怕是...

  • 整理世界

    整理世界是一种能力,其实是整理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渠道。 故事,是这个世界的解药,是整理自己也是别人认识世界方式和渠道。 故事是人的精神共同体,不同部落的人,故事可能不一样,某种...

  • 人的适应性

    人的适应性除了体现在对环境的适应外,更关键是对人的适应和对社会的适应。 人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惯性上,对方强一点,我就弱一点,社会强一点我就去调整身心去适应他,并且形成一种惯性...

  • 应然、实然与喜欢

    看待一件事情至少应该从三个层面来考虑,应然,实然,喜欢。 应然是客观层面,是符合客观规律和主流价值观的,是我们行事的目的和追求。 实然是现实情况,是客观环境和事物发展不可避免...

  • 棉花糖测试

    心理学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棉花糖实验,他们给每一个受测试的小孩一颗棉花糖,要求如果他们能够在15分钟内不吃掉棉花糖的话,给他们更多的奖励。 结果发现那些在实验中经受住考验的孩子...

  • 薪酬

    薪酬其实应该分成几部分来看,首先是工资,这部分是对承担责任的补偿,然后是奖金,这部分应该是对实现业绩、绩效的一个奖励,最后还有一部分是期权,这部分相当于是对未来潜力的预计。 ...

  • 天才

    今天听到一种说法,说天赋和天才是不一样的。 天赋是能击中别人击不中的靶心,而天才是能击中别人看不见的靶心。 天赋是在可以预见的程度内做到最好,天才是开创一个新的领域。 天才的...

  • 抽离感

    人时不时需要一些抽离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激动的情绪中轻微抽离出来,审视一下情绪本身,激动可能就消失了。 从问题中抽离出来,换个身份换个视角,可能问题就不成...

  • 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是指不要成为只有一种用途的人。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人的价值在于他的开放性,更进一步说,在于“不服从”性。 人,不能成为工具人,而只能是使用工具的主体。人只能是目...

  • 脑洞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项往往能给到大脑不一般的刺激。 今天听到一则信息,说能从树叶的成分中检查出来地下是否有金矿,如果不是科学报道,我肯定以为是一个脑洞而已,但情况已确定,再...

  • 灵感

    灵感,来源于非正常的刺激。如果有这种说法,那灵感就不再是不可捉摸的飞来之笔,而是有迹可循的方法和结果。 人脑其实本来是个多元政体,但为了应对现实中的复杂情况,它渐渐的把复杂的...

  • 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是被用烂了的一个词,他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只有当他碰到一件正确的事情后,才能起到正向作用。 强调长期主义,是因为它不容易做到。人们往往高估一年能成就的事情,而低估十年能...

  • 思维工具箱

    现实世界太复杂了,任何一种思维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逻辑思维不能解决艺术问题,系统思维不能解决情绪问题,整合思维不能解决局部问题。 我们需要的是思维工具箱,里面有锤子,有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