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预制菜横行于世,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了。工厂里机器轰鸣,流水线上滑出千百个一模一样的餐盒,密封严实,加热即食,省却了多少人间烟火的麻烦。我们其实早已熟悉了预制菜不是吗...

作者:黎荔 预制菜横行于世,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了。工厂里机器轰鸣,流水线上滑出千百个一模一样的餐盒,密封严实,加热即食,省却了多少人间烟火的麻烦。我们其实早已熟悉了预制菜不是吗...
作者:黎荔 现在的时代和环境,很多人已经没有心气,也没有意愿和动力去发展自己、折腾自己了。 以前的校园,年轻人朝气蓬勃,社团活动极其活跃。总有三五青年聚在一处,或谈文学,或论...
作者:黎荔 秋日的午后总带着点慵懒的味道,阳光透过吹起的窗帘,在桌面投下斑驳的光影。桌上白瓷盘里,躺着刚洗净的秦岭新鲜葡萄,一串青紫色的果实裹着薄薄的白霜,像被谁细心撒了层糖...
作者:黎荔 1902年,27岁的诗人里尔克应聘去给62岁的画家、雕塑大师罗丹当助理,在初出茅庐的诗人的猜想中,名满天下的罗丹一定过着十分浪漫、疯狂、与众不同的生活。然而,他看...
作者:黎荔 我是一只蝈蝈,居于人家的竹笼之中。 这笼子用细竹篾编成,编得精巧,疏而有致,密不透风,只留几个小孔窥见外头天地。恰将我困在当中,又不至于闷杀。人类的手艺确乎不坏,...
作者:黎荔 世界之初是这样的,太阳喷出火焰,风在燃烧,植物的枝蔓沿着地面爬行,杂草,灌木,树林,繁茂滋长,连绵无尽。整个田野被我们蝈蝈的声音所占领。为了寻求存在的意义,我们整...
作者:黎荔 清早起来,拉开隔纱门,阳台花圃中已爬满了牵牛花,蓝的,紫的,粉的,像是哪个顽皮的孩童将颜料盘打翻在了藤蔓绿叶间。一个个倒垂着的小喇叭,仿佛要奏出甚么清越的调子来。...
作者:黎荔 我时常梦见那座花园。 它总在薄暮时分浮现,天际残留着一抹橘红,余晖穿过雕花廊柱,在苔痕斑驳的青石板上,投下细长的阴影。青石小径两旁植满桂树,园中有一方莲池,水色幽...
作者:黎荔 鲛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鱼尾人身的神秘生物。早在干宝的《搜神记》中就有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这种说法在《博物志》、《述异记...
作者:黎荔 当第一滴露珠悄然凝结在草叶尖,时间来到9月7日,白露裹挟着天地间的凉意,温柔地叩响了秋天的门扉。这白露二字,原不过是历书上的一个名目,然而细究起来,却颇有些意思。...
作者:黎荔 2025年9月7日,鬼节之后,白露之夜,在我们头顶上的那一轮银耀明月,将肉眼可见地渐渐地变了颜色。先是边缘泛红,继而全盘浸染,终成了一轮赤色满月,悬在墨黑的天幕上...
作者:黎荔 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翻开日历,时值七月十五,正是祭祀亡魂的中元节。老人们认为,中元节为“鬼节”,鬼乃人之灵魂所化,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属于阴界,而水属阴,“鬼”...
作者:黎荔 流水过往,一去不返,可为什么人总是在悲伤惆怅的时候,会无法抑制地怀念从前?想当初站在离别的渡口,多少人说出誓死不回头的话语。可到最后,却偏生有那么多人,需要依靠回...
作者:黎荔 有一种可爱的小野花,它有一个老气横秋的名字——婆婆纳。 初春时的花草中,我觉得最好看的当属婆婆纳了。这匍匐在地面上的小生命,从枯黄的草根里钻出来,毛茸茸的三角状圆...
作者:黎荔 世间的滋味,向来不在那轰轰烈烈的华筵上,亦不在那锣鼓喧天的喝彩里。它却偏生于细微处,如青苔之侵阶,如雨露之润物,悄然而至,又悄然消隐。人生的滋味在于细微之处,一个...
作者:黎荔 当写字楼的玻璃幕墙把最后一缕阳光折射成碎金,当晚高峰的车流在立交桥下织就流动的光河,总有几只风筝突然出现在城市的黄昏里。它们往往不是市面上习见的蝶燕之形,不像春日...
作者:黎荔 大唐诗人刘禹锡,写过一首秋天的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日肃杀沉寂,万物凋零,历代诗人笔下的秋天无不怅惘、失落。...
作者:黎荔 农历七月初七,星河垂野,繁星缀满碧穹。人间灯火依次亮起,沿着街巷无尽铺展,与天际星汉遥相呼应。古人认为“七七”有双吉之意,是天地人相互感应的日子,也是隔着银河的牛...
作者:黎荔 看到街头有莲蓬上市了。一枝枝饱满的莲蓬,放在青色的竹篮里叫卖。老话说“五月花,六月莲,七月八月莲收成”,买下一枝,尚未剥开,就闻到了清香阵阵,拿在手心,是满满的成...
作者:黎荔 约等于早起 把闹钟摁掉三遍,第三遍的尾音 像半截鞋带拖在地板上 光着脚去厨房,水烧开了 蒸汽在窗玻璃上涂出一小块 模糊的国境线—— 国境线那边,昨天的我 还在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