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山东
  • 【异言堂】——局外者
    这是一场办给整个穆家的回魂法事,回的不是穆公的魂,而是三兄妹的报应与良知,更是被亲人共沉河底的孩子。
    穆文涛当然是恶人,但小说不光是道出他的恶,而是他如何从父亲的一句“荒唐”,慢慢成为了穆家唯一的“主人”,我想他不会忘的,他其实是最早被推出穆家门外的那个局外者。
    当年因为穆青胆怯,没有伸手救侄子的那一刻她就已经变成了死人,她不是推下穆祁的人,却是放任他慢慢沉入河底的人,从此她也把自己活成了局外人,只敢负疚徘徊于真相边缘,活成一个胆小懦弱的“幸存者”。
    穆文旭更是典型的怕事者,他也想好好做人,可是沉默才能保命,他也知道的。
    始终想要进入局内保护爷爷的穆祁呢,最后当然是被当成局外者踢出去了。
    这世界有时候是这样的,我们拼命想要保护的圈子,外围却满是荆棘的恶,仅凭自己一人,又怎么拼得过呢,
    有些鬼是你杀的,所以你害怕了;有些鬼是你看着别人杀的,那么你也逃不过精神上的死罪了。
    让他们感到害怕的真的是鬼吗?无非都是自己的良知罢了,而整个事件中看似真正的局外者,在最后却主导了众人的恐惧,其实当这些人以为早把麻烦清干净以后,自己也离悬崖足够近了,我们要等的无非就是文中这个更勇敢的知情人,推他们一把了。

  • 120
    还魂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异言堂双月征文之局外者。】 1 一张白色的纸条,不知何时飘落在地,上面写着:一查亡人穆公殃煞一丈七尺高,推于八月九日酉时回阳散煞,孝男穆文涛、穆...

  • @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关于人性的复杂,理解你的创作意图,历史的真真假假,也很难探究。整体构思不错。个人觉得,赵云的几处猥琐表现,写的有点刻意,有点猎奇,像民间黄段子手法。(直言,勿怪😀)

    长坂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本文参与春季限定“伪证”之【主题征文】 1.《北书》 自衣冠南渡以来,江东物产丰饶,鲜少战乱,文士们总算得到了相...

  • 【不一样】
    作者在故事里镶嵌诗句,在记忆中拼接梦境,在“醒来的瞬间”定义了种种漫长的别离。所有的一切被浓缩进生日和诗集,读得令人疼惜。
    写的是悼文,写的也是遗憾,用诗人的口吻注解,用啜泣的语调翻译,那些回不去的故乡、没能送出去的礼物、被冲散的关系,最沉重的便是等不到答案的结局。
    有些关系是不需要赋予名字的,不论是你我他,但是那些关系摩擦出的火光依旧曾把黑夜照得很亮,很亮,亮到在醒来的瞬间会觉得刺眼,亮到将回忆翻阅时还能感到历历再现。
    “气质就是梦醒时分的那阵恍惚。”这句敲得很重,谁的梦醒时分没有这样一个人,在梦境里反复靠近,在梦醒时又强迫别离。

  • 120
    梦醒时分

    郑重声明: 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伯乐主题写作「不一样」之【瞬间】。 我在这个故事里借一幕幕瞬间的片段穿插、补缀起了永恒与循环,与《湖泊[https://www....

  • 某个年代地摊上层流行一些书刊,如《红墙....》《走下神坛的......》等等,算是对神秘大人物的一种民间解读,褪去神秘光环,在真实生活场景里,让他们有了烟火气。还有一些带颜色的段子,也很有趣,有了缺点,老百姓才有了可感知的人性。

    长坂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本文参与春季限定“伪证”之【主题征文】 1.《北书》 自衣冠南渡以来,江东物产丰饶,鲜少战乱,文士们总算得到了相...

  • 【不一样】+【春季限定】——伪证
    文中有不同叙述者,每个都觉得自己对这幅画的理解是绝对正确的,盗画者以为丽莎的微笑是属于佛罗伦萨的,可她早就已经不再认同家乡了;达·芬奇以为他捕捉到了真实情绪,却逐渐将微笑画进了自己的影子;修复师相信自己是在还原微笑的真相,却只是用一层层的现代科学去揣测那抹似笑非笑的灵魂;我们以为最有权利发言的丽莎本人,她极力想要保持的冷静与理性,也掩盖不了她已经从作品本身变成了渴望拥有作品的人,或者说,是拥有将她画下来的那位画家的主人。
    作品以1911年《蒙娜丽莎》的失窃案为起点,打着“民族荣誉”的口号的盗画者,为这篇津津乐道的不可靠叙述写下开篇,其中油彩技术的描写精细,修复师的修复过程也具有科学论证,而《蒙娜丽莎》其实是达·芬奇的自画像这个观点也贯穿始终,透过拟像的猜测,将为了自我审美而放弃道德存在的观念置入文中,加深了不可靠叙述的假想主题。
    微笑源于丽莎的牢笼,达·芬奇却将它变成她的武器,真相早就在层层油彩覆盖后不知所踪,是谁在笑,笑的是什么,真的是笑吗,就是要后人永远猜不透。

  • 120
    微笑残影

    本文系原创首发,参与春季限定“伪证”之形式写作与【不一样】之瞬间 一、盗画者的独白 丽莎,你是对我微笑吗?还是对佛罗伦萨?这一瞬,我的手在颤抖,心在沸腾,你的微笑马上就属于我...

  • 蒙娜丽莎的微笑,据说是世界上最迷人的微笑。也是最神秘的的微笑。它由达芬奇和丽莎共同创造出来,被后人不断解读,解构,文中5个角色的独白试图告诉我们微笑背后的真相。其实,普通人津津乐道的还是背后的那些故事,甚至它的失窃也为它的价值增加了浓重一笔。达芬奇为丽莎画像的过程挺值得玩味,达芬奇想要看到丽莎真实自然的笑,为此费尽心机,请来琴师,又请来戏班演出喜剧和滑稽剧,终于博得丽莎一笑。可是仔细想想,这样的微笑是丽莎的真情流露吗,这其中不也是达芬奇精心设计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一一副价值连城的笑,被后世传颂,被争夺,最后囚禁在展览馆,被无限解读。

    微笑残影

    本文系原创首发,参与春季限定“伪证”之形式写作与【不一样】之瞬间 一、盗画者的独白 丽莎,你是对我微笑吗?还是对佛罗伦萨?这一瞬,我的手在颤抖,心在沸腾,你的微笑马上就属于我...

  • 【春季限定】——伪证
    作者写的不只是“赵云”,他写的是一个人、一些人,他们如何在战乱中慢慢变成符合历史要求的样子,后人看见的是结果,而作者选择为他们写出一个过程。当然,在结尾的载册上只要让他看起来是个英雄,让事件有一个宏大又正面的出口,针对这点,全文的编排效果确实很成功。
    小说就像一场连续搭错线的历史游戏,所有人都在有意识地演戏,情节完全带动了伪证的主题,甚至看到我都笑了,笑并非是因为它扯爆了,而是这种以假乱真,以荒诞演绎成真相的现实,到了现代社会也没少见过。
    本文完整回应了“伪证”主题的初衷,选择将世人熟知的历史呈现出另一面。它并非对历史原型进行篡改,也不试图颠覆既有认知,而是以反向的诠释讲述台面之下的赵云,一个七进七出记载之外的赵云。赵云仍然是那个赵云,只是多了我们未曾见识过的人性。
    我们当然都熟悉那个单枪匹马、怀婴七进七出的伟大记事,那个干净的、让人热血沸腾的常山赵子龙;不过伪证的用意正是如此,道德常理是众人想看见的历史,却未必是完整的历史。
    当然,是的,谁都希望保留英雄在心中的形象,所以不肯去捅破,我们可以说这篇小说是在毁三观,可是这种三观一开始又是谁给我们的呢?无非也是另外一个“作者”,这便是伪证。

  • 长坂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本文参与春季限定“伪证”之【主题征文】 1.《北书》 自衣冠南渡以来,江东物产丰饶,鲜少战乱,文士们总算得到了相...

  • 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后的未来,人类在那时已经活得太久,而仿生人的寿命也只有十年。
    小说的框架是以日记体的方式呈现,内容包含有纪实与回忆,还有结尾跳脱出来的课堂记录几个部分。
    身为义体化人类的站长拥有人类的身份,肉体上早已经没有了人类的功能,他处于一种矛盾的立场且越来越无法权衡,他从来就没想成为仿生人的敌人,甚至赋予他们名字,可他终究不是他们的人,最需要名字的人恐怕是他自己,一百年来,他只是彻底变成一个没有计时器的仿生人。
    而同样打着人类旗号的蛊雕,又何尝不是代表着最彻底最野蛮的人类暴政,他的每句“他们不是人”其实都讽刺到了最冷血无情的他自己,究竟什么才是人?有名字、有感情、懂得选择的人不是人,而残暴、自私、冰冷的人才是人吗。
    那名嘴上说着管理,实际上比任何人都像机器的站长;那个把仿生人当成网络样本的蛊雕;还有在教室里说“我们和他们不一样”的老师,他们其实都在告诉我们,要成为人从来不是基于情感或是行为,而是出生时的一纸证书来决定罢了。
    最绝望的部分是,当这些仿生人拼尽全力想要当人时,人类却同时摒弃了身为人的责任;就算人与仿生人的身份转换过来了,受害者却永远都是同样一批人。

  • 狂风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2126年7月8日 狂风 中午,老李时间到了,在宿舍里没出去。 计时器走到最后一秒,便准时带走了他。 我轻轻合上他的眼睛,十年寿命,精确到秒,一天不多...

  • 打工在东莞

    郑重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加馨主题第二十三期主题征文写作。 一 那一年我二十四岁,在东莞一家五金厂找了一份仓管员的工作。仓管员的工作不累,但要做好它也不容易...

  • 不错,很好,细腻笔触描绘出立体鲜活的感官图景,个体疼痛的震颤一点点重构着社会沼泽的地貌。人到底应该为谁而活呢?每个人都想答出:我自己。但事实却是怎样呢,你、你、你、我、我、我、他、他、他,每个人最不在乎的就是自己,时间有什么可贵,再多时间也不够成全他人眼中的我——好吧,严谨点,“每个”更换为“至少九十九成九”。惨惨的许方妍,却也是笨笨的许方妍,老师,老板,同事,同学,每个人的面貌她都能细细品味,唯独自己的心灵模糊做一团泥沼,父亲、母亲、第一摊血,又一摊血,不幸的日子就是全部了吧,活着就是为了感受这些,记忆这些,饥饿空乏时一遍遍翻出来小心咀嚼,由此塑造自己的实质形态,就打算这样走到终点了是吗,就打算这样流着血与泪,张口只有祈祷与道歉。至于老师,不管什么理由,她就是活成了糟糕的人,扭曲的信仰,溃败的道德,人生过半,仍是空心珠子一颗,做义工真是老天仁慈,锣鼓喧天,妈祖绕境,与被自己伤害过的人一起困在狭小空间将过往与此刻融合揉碎缓缓消磨自是最大救赎。

  • 伯乐推荐语:本书评对金庸先生的经典作品中那些“格格不入”的“独异个人”进行了细腻的评析,他们不仅仅是武侠世界的主角,更是不同于普罗大众的个体,他们的奇遇反映的是与环境、与他人的错位关系,因性格、处境、文化等不同而导致的必然结局。反之亦然,并且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关系特征有可能出现在同一人物身上。人物性格和处境分析信手拈来,对其的深入挖掘引人思考。

  • 人与环境的错位或对位

    [郑重声明:作品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金庸武侠小说里的一些奇特人物的奇特遭遇,反映了人与环境、他人的错位关系。这是性格问题,也是环境问题、处境问题,也可以说是文化问题。《笑傲...

  • 总比盲目的走入歧途,还没有人指出来的好。👍

    频繁的抗议

    图文:TianXiao Cao 一天晚上看了三场抗议——一个反政府、一个支持人质归来、一个是个大混合体,各个立场的人都来参加。这些都是和平抗议,参加者用各种方式表达他们的立场...

  • 120
    频繁的抗议

    图文:TianXiao Cao 一天晚上看了三场抗议——一个反政府、一个支持人质归来、一个是个大混合体,各个立场的人都来参加。这些都是和平抗议,参加者用各种方式表达他们的立场...

  • 120
    姊妹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姐姐打电话来叫我去她那里一趟,她有一箱芒果让我带回来。我不喜欢吃芒果,有些过敏。不想去拿,又怕她多心,就骑车过去了。姐姐还在上班,她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