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安徽
  • 120
    剑胆诗心各有魂:陆游与辛弃疾诗词风格比较

    南宋乱世,山河破碎的时代底色孕育了无数爱国文人,陆游与辛弃疾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双星。二人同为家国奔走,以笔墨抒发抗金之志与赤子情怀,却因人生轨迹与精神底色的差异,形成了截然不...

  • 120
    晚秋诗集

    文:曲风华 图:曲风华 文责自负山东武城县人士 原创诗创作者 一级警督文学爱好者 原创菊花黄了 秋风萧瑟寒意凉, 万花纷谢菊花黄。 不与名花争娇艳, 只送秋季一段芳。 花开花...

  • 120
    重阳习俗:穿越千年的文化传承与生命礼赞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千古名句,将重阳节的核心意象镌刻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作为农历九月初九的传统节日,“九九”与“久久”谐音,承载着古人对长寿的敬畏与期...

  • 120
    梧桐山四季图鉴:岭南第一峰的时序流转与景象变迁

    梧桐山坐落于深圳东部,横跨罗湖、盐田两区,主峰大梧桐海拔943.7米,被誉为“深圳之巅”。这座融合了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与山地垂直景观差异的生态宝库,在四季更迭中呈现出截然不同...

  • 120
    《望月怀远》鉴赏

    《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望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展现了盛唐诗歌的典型风貌。 一、创作背景 张九龄(678-740),唐代开元年间...

  • 120
    金秋印记

    秋,是四季里最沉静而丰盈的篇章。它不像春天那样急切地宣告新生,也不似夏日那般热烈奔放,更不同于冬的冷峻与静默。秋,像一位历经岁月沉淀的智者,以从容的姿态,将大地的色彩与味道,...

  • 120
    秋诗14首

    文:曲风华 图:曲风华 文责自负山东武城县人士 原创诗创作者 一级警督文学爱好者 月圆盼台归 中秋佳节万家欢, 华夏民族人团圆。 台湾海峡两岸隔, 家人相聚望眼穿。 炎黄子...

  • 120
    《归园田居·其二》诗鉴赏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组诗共五首,大约作于他辞去彭泽县令、回归田园后的次年(公元406年)。这组诗不仅是诗人对归隐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哲学思想、人生态度与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

  • 120
    大王山巡山记

    清晨的雾气像一层轻纱,轻轻笼罩着大王山的山腰。我和几位同伴从山脚出发,沿着一条蜿蜒的石阶往上走。石阶两旁,古木参天,枝叶交错,阳光透过缝隙洒在湿润的苔藓上,像金色的碎玉。空气...

  • 120
    常见的古诗游戏玩法

    古诗游戏是融合文学积累与趣味互动的经典形式,既能巩固对古诗词的记忆,又能通过竞技、协作等模式提升参与感,常见玩法可分为单人挑战、双人对抗、多人协作三大类,覆盖不同场景与参与人...

  • 120
    仿写李白风格的秋日诗

    1. 秋望 云尽楚天阔,天高雁南翔。 长风万里至,吹我紫罗裳。 欲问关山月,今宵照几乡? 2. 秋夜独酌 举杯邀秋月,对影成三人。 清辉入衣袖,浩荡洗心尘。 醉来拔剑舞,霜气...

  • 120
    月满华诞:当中国红邂逅中秋月的千年共鸣

    金秋十月的风掠过神州,将两种最动人的意象交织成时代的图腾——天安门广场上飘扬的五星红旗,以炽烈的红勾勒出国家的轮廓;千家万户窗棂前悬挂的明月,用清辉的银铺展成家的底色。202...

  • 120
    国庆诗篇7首

    文:曲风华 图:曲风华 文责自负山东武城县人士 原创诗创作者 一级警督文学爱好者 银领智库感怀 白发老者聚英贤, “银领智库"开座谈。 献智献策”群英会", 同心同德谋发展。...

  • 120
    观影《731》:铭记血色历史,守护和平未来

    当影院灯光缓缓熄灭,银幕上“731”三个黑色大字映入眼帘的瞬间,空气仿佛被凝固。这部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影片,没有刻意渲染的血腥场面,却用冷静克制的镜头语言,将侵华日军第731...

  • 120
    散文《金秋梦》

    夜里总做关于秋的梦。不是春日那种沾着露水的软梦,也不是冬夜裹着寒气的沉梦,是带着脆响、裹着暖香的,一睁眼仿佛能摸到指尖细沙似的阳光,鼻尖还绕着半缕桂子的甜。 昨夜的梦又落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