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山东
  • 牧人日记2

    今晚对象领我去朋友家串门 发现她话也挺少,女主人是个女强人性格,话也多,自己话也少。 以后应该主导谈话 不要在听别人瞎扯了,开始你自己的念头释放哇

  • 献给所有因原生家庭而逃避爱的女孩

    一个人独立坚强的面对一切,用尽全身力气来表明我一个人也可以活的很好,用外表的嘻嘻哈哈掩饰着内心的痛苦,用冷漠逃避来面对异性的接近,来证明着很久以来一直在证明的那份爱。 ...

  • 道德二十四:人为规则下的社会

    1、跂者不立,跨者不行 淫着不正,不正故不立,僻者不常,不常故难行于天下 2、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人失道德之常,人为的为天地立法,则不见天地之常,...

  • 道德二十三:失道者伪相随

    1、希言自然 虚于应物,虚与委蛇,知常不妄。什么也不需要说,万物是其所是,为其所为,成其所成,化其所化。 2、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大风吹了一晚早上就停了,暴雨下不了一天...

  • 道德二十二:万化的演变

    1、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道生万物,有象,物,精,信。那么万物呢。道生万物,万物不断化生又不断变易,只有道这个虚无的容器才能容纳,虚于应物故成其全;...

  • 道德二十一:知万物之本,御万物而不迷

    1、孔 德 之 容 , 惟 道 是 从 。道 之 为 物 , 惟 恍 惟 惚 。 道造化万物,德通达万变,万变不离其宗;道是怎么造化出万物呢?它看上去恍惚一片,什么也没有。 ...

  • 道德二十:有道之人的现实生活

    1、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在有道人的眼中,世界万物再无是非之分,差异的是应事应物的态度 2、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是非观的不同,善恶的标准也是不同的,不同的观点只是人为不同的...

  • 道德十七:社会的治理之道

    1、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最高的统治之道:有道之人俯瞰天下万物以道治天下,静静的看着百姓安居乐业生生不息;差一等的,以人伦礼仪来统治,让百姓...

  • 道德十六:生死观,世界观

    1、致虚极,守静笃 有和无,空和满,虚和实。把自己从现实中抽离出来,到达虚无之境,至于通达太虚,一切喧哗躁动都不复存在,惟留一片寂静,渐渐感觉到它变得又厚又重往下沉,直至大通...

  • 道德十五:得道的圣人是什么样的

    1、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士者:通晓万物演变的规律。上古得道之人合于大道,深不可识 2、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正因为得道之人深不可识,所以我也只勉为其难的来形容...

  • 道德十四:道是什么

    1、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去看却看不见它,称为夷;去听却听不见它,称为希;去探索却无迹可察;这就是道 2、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天地万...

  • 道德十三:何为圣人

    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受宠,受辱,都会惊慌失措。则过于看重宠辱如同过于看重自身一样 2、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什么是宠辱若惊?只有居于人...

  • 极简道德十二:生活的追求

    1、五色令人目盲 沉迷于精美华丽的视觉享受中,就会对世界质朴的本质像瞎子一样不能把握。 2、五音令人耳聋 迷恋于丝竹之乐,就会失去对自然天籁的聆听 3、五味令人口爽 调和五味...

  • 极简道德十一:物与物的关系,有无之辩

    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一个车轮上有三十根辐条,只有当车轮有空洞插辐条,才能成为车轮 2、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黏土制成的陶器,只有当有中空的地方,才能成...

  • 极简道德十:修身之道,精足气纯神静而成圣入道后身退

    1、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人的形体紧紧地将魄守在体内,抱神在怀,能做到形神不离么? 负阴抱阳,载形抱神,须臾不离,则能精之至也。 2、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进一步专心致志的...

  • 极简道德九:做事到功成名就要身退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自己一直处于持有的状态,被持有的东西就会满溢出来,与其满了还要往里装不如让其自然流逝。 2、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容器装满后,若不想让其流逝,就得加大加...

  • 极简道德经八:做事之道,应物无穷游刃有余

    1、上善若水 圣人最高明的做事的行为方法,就像水一样。 2、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像水一样,通利万物而不与万物撞击(应物无穷,游刃有余) 水无常形,根据外物...

个人介绍
藏身之刀背,似水之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