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当一个孩子反复说“我不会”时,他的意思是“我累了”或者“我想和你一起做,而不是我一个人做。”这种情况下,给孩子关注并且提供情感支持,可能就是孩子需要的全部。对于学步期的孩子,我们该如何支持和陪伴到孩子的情感支持呢?
对于学步期的小坦克,他在目前生活中遇到受困扰的事件时,就会发出“嗯~啊~”求助的信号,就是在告诉周围人:我不会、我不行、我需要帮助啦……我来分享前天刚发生的一件事情。
前天中午饭后时间,大家都围坐在客厅茶几旁聊天,小坦克对茶几上带发泡网的苹果有了兴趣,他想打开发泡网并拿到苹果。
他用两只手轻轻的剥呀剥呀,忙碌了一阵子,徒劳无功。这时他发出了“嗯嗯啊”的语言,意思是“我打不开”,看起来他有点着急和沮丧。
“是打不开了吗?是想把苹果取出来吗?”(倾听)
小坦克就停下动作,站在那里等我来帮忙。
我猜,平时他和老妈一起时,遇到类似的情况老妈估计就帮他全权负责解决了,而我观察到他今天遇到的难题完全是自己可以解决的,就像那天读书《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中一句“问题是用来了解的,而不只是解决”,我用了以下的沟通方法。
“你完全可以撕开的,就像撕纸那样。”我一边说,一边用我平常和他玩撕纸的动作、语气词示范了一下,小坦克听懂了,加大了动作幅度,一把就把发泡网撕开拿到了苹果。我给他竖起了大拇指:“你自己拿到了苹果。”(陈述事实)
这个案例让我想到假如是老妈帮他直接打开,在我看来就剥夺了小坦克一次精细动作的练习+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这样一个举动给孩子传递了一个信息是——你自己做不到。
还让我想到假如是坦克爸只是这么说:“你可以的,我相信你能做到”,没有一些具体的行为支持,在无视他的想法和感受里,他的情绪没有被关注到,独立性培养是建立了,孩子的内在情绪发展没有被同理和倾听到,是否少了些情感联结?如果爸爸停下手中的事情,背后抱着他这样表达鼓励他完成,是不是完成了由内到外的智商+情商双向发展?
要让你的学步期的孩子解决问题,就是慢下来并欣赏我们的孩子,信任我们的孩子。一起观察他发展中的能力,并且只是享受我们在一起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