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自从五年前离开家乡以来,我首次独自一人行万里之路,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又是如此的不适应而又充满着挑战。
一九七六年冬天,我申请回内地休假。按照国家规定,我是可以乘坐飞机的,因年关将近,拉萨飞机票一票难求,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思念父母心切,归心似箭,情急之下,选择坐汽车回内地探亲。
几多努力,在朋友的帮助下,坐上了拉萨车队去柳园拉货的货车驾驶室,开始了长达半个月的长途之旅。
一路上,在驾驶室里看世界,异彩纷呈。室外雪花飘飘,室内温暖如春。美中不足的是,开车的扎西师傅,每到一站,青稞酒老是喝的两眼通红。这让我难免有些提心吊胆。
青藏公路是石子路,又宽又软,汽车在上面驶过,唦唦作响。但是,汽车在高原行驶因为缺氧,时速只能跑50公里,加之公路上汽车本来就少,所以当时的司机才会如此驾驶。除此之外,喝酒也是为了御寒与提神?从醉酒驾驶而言,这个理论看来不成立。
从拉萨出发,青藏公路第一站就是羊八井地热。过去这里只是一块绿草如茵的牧场,从地下汩汩冒出的热水奔流不息,热汽日夜蒸腾 。国家从1974年开始,把羊八井开发作为重点科技攻 关项目,先后拨出2亿多元资金,将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看到这般美景,真想停下匆忙的脚步,去泡个温泉,在漫天雪花的簇拥下,去亲身体验生命之浪漫。
汽车驶过藏北重镇那曲,向安多驶去。再往前走,气喘明显加速,头微微地开始有些不舒服。雄伟的桑丹康桑雪山就在眼前,它在藏北的众多山峰中,最为著名。尤其是随着季节的变换,山峰呈现不同的色彩。这就是神奇的雪域高原,一路望去,惊喜不断。
曾经的记忆里,这条路,这座山,这条河,这个草原…,似乎都太熟悉了,甚至终身难忘?五年前,我们乘坐大客车进藏途中,途经五道梁(海拔6500米)与安多(海拔5500米)时,师兄宋相民同学,就是在这里突发脑溢血,22岁,年轻的生命在这里永远停止了。事先,相民师兄一直在客车后排坐,当旁边的同学发现他鼻子流血时,他微闭着双目,生命已无迹象。起初他只是告诉身边的同学,说头疼的厉害,闭目休息一会,谁知这一闭就再也没有睁开。那是一九七三年的冬末春初,高原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寒冷直透心窝。相民师兄是宋家惟一的独子。相民师兄遗体连夜运至拉萨。相民师兄的父亲闻此噩耗,几经辗转,匆匆来到拉萨处理相民师兄的后事。他的父亲自始至终,没有掉一滴眼泪,也没有向政府提任何要求,处理完后,他抱着相民师兄的骨灰回到内地老家,让相民师兄魂归故里,入土为安。此情此景,此时此刻,活着的人无不动容?泪流满面?‘’老西藏精神‘’(1),本身就包括许多支边人生命的付出,还有无私奉献精神。
当时,我们160位同学到达拉萨的第一件事,就是参加宋相民师兄追悼会,大家都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人人痛心疾首,个个泣不成声。宋相民师兄是河南柘城县人,我们成都观音寺专训班的班长,十分优秀,在我们全班同学中属佼佼者。天妒英才,青年早逝。每当想起相民师兄的音容笑貌,泪窝总是浅浅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后人泪满襟。
‘’格啦(2),您怎么哭了‘’?扎西师傅突然发现我长泪不止。
‘’沒什么,想起了往事‘’。我哽咽着回答。
‘’您来过安多吧‘’?
‘’来过‘’。
‘’触景伤情了吧‘’?
‘’您怎么知道‘’?
‘’猜的‘’。
‘’土奇奇(3)‘’!
汽车在羌塘草原走了一天。一路上,时尔憧憬,时尔回忆。羌塘草原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独特,野生动物资源丰富,野牦牛野驴藏羚羊等时尔在草原出现又消失,给寂静的草原带来了许多生气与活力。同时也形成了其特有性和生态脆弱性。主要植物有垫状点地梅、苔状蚤缀、风毛菊、火绒草、葶苈草。所以,其草地植被,随意挖个坑,就需要上百年才能逐渐修复。
在安多道班休息吃晚饭,藏北的饮食有三样,肉(牛羊肉分干肉和熟肉)、酥油、奶酪;主要饮品以酥油茶和青稞酒为主,辅之以清茶、奶茶。道班工人与扎西师傅十分熟悉,一番寒喧之后,晚饭同样是老三样。他们用藏语交流,我埋头吃饭。喝过酒吃过饭安歇无事。
次日汽车驶进空气稀薄的唐古拉山。唐古拉山脉在中生代时,因为羌塘地块向北与欧亚板块碰撞,而褶皱隆起并逐渐露出海面。以后,这一地域受新生代几次造山作用的影响,继续上升,形成今天的山体绝境,人间圣墟。
唐古拉山脉主要河流有当曲河和沱沱河。属于长江正源,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东段(霞舍日阿巴山)山麓、青藏高原最大一片沼泽之中,这里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沼泽地。这里流域湖泊密布,河网纵横,降水丰富,是长江源头降水量最多的区域,也是长江三大源流中水流量最大且长度最长的河流。
沱沱河发源于姜古迪如冰川,全长346公里。沱沱河携带着冰川溶水在离开唐古拉山之后,一直向北进入唐古拉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的宽谷,在130公里处受乌兰乌拉山的阻挡又掉头向东流去。沱沱河河道开阔,水流呈辫状分部,两岸人烟稀少,仅仅在夏季有少量游牧民来此放牧。这就是‘’圣水‘’源头,雪域高原的无人区。
据说,当年文成公主进藏路过此地,当来到唐古拉山北麓时,被漫天的大雪所阻拦而无法前行。众人认为这是天意,雪域之神有意在考验文成公主。文成公主见状,遂将其乘坐金轿上的莲花座留下,镇风驱雪,果然有效。文成公主安然过山,成为千古神话。
措那湖,是安多及青藏公路沿线最著名的湖泊。神湖的东面与青藏公路贴身而过,相距只有几十米。它是高原淡水湖和怒江的源头湖,面积约400平方公里,海拔465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与雪山的映衬下,冬季的措那湖同样十分美丽。天地相连一色,把天地装点的格外妖娆。
翻过唐古拉山就是格尔木。中华龙脉之祖昆仑山,也在青藏公路左侧擦肩而过。远远望去,神山似乎在暗示,人头豹身,两只青鸟左右,绝非子虚乌有?格尔木地处柴达木盆地腹地,滨湖大多为湖积和湖相化学沉积,盐碱地广布,总面积约121.3平方公里。这里不仅是青藏公路的重要交通枢杻,而且也是西藏物资供给的重要中转站。
一路上,我不断被高原之神秘所吸引,相反,高山反应却躲了起来,消失的无影无踪。由此看来,转移注意力,可以增氧?降低高山之反应。
汽车终于在三天后抵达柳园。柳园源自于红柳园,红柳园在柳园西南8公里处,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驿站的名称。红柳园有水,建立驿站必须得有水源。据说当时这里长有一片红柳,考查建站的官员就把这个地方命名为红柳园。柳园镇的生活用水完全靠红柳园的水计划供应。1958年铁路通到柳园,铁道部在此设站,将红柳园改为柳园,成为柳园火车站,1962年建镇时正式命名为柳园镇。这里是西藏物资铁路运输的中转站,所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与扎西师傅分手后,在柳园火车站因临时买不到有座位的票,就匆忙买了一张普快站票(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我是可以坐硬卧的),上车后才知道还有直快和特快之分。普快车逢站必停。一路上,困了就蹲那闭会眼,火车每到一站又醒来,不分昼夜,饿了就吃一口随身携带的压缩干粮,渴了就用洋瓷缸子请离茶炉较近的陌生人帮助接点开水(一则车上人多,二来携带行李不方便走动),然后边吹边喝,倒也乐哉。
三天两夜后到达郑州。下车后,因为天色已晚,去禹县(现禹州市)的班车已经没有了,只好在火车站广场对面的中原大厦住了一夜。休息前洗澡时突然发现双小腿发亮,用手指轻轻一按就是一个坑?
结束语:少小离家走天路,不知世间多辛苦。从来没有容易事,大道无为人之初。
注释:(1)老西藏精神。什么是老西藏精神?从时间上来讲,主要指1979年以前奉命进藏人员(含上山下乡知青),统称无私奉献时期,献了生命,献了青春,又献儿孙…。
支援一词源自80年,80年以后进藏人员,统称支援时期,正科提拔为县处级,处级可以提拔为厅级,副厅提拔为副省(孔繁森同志就是典型的案例,支边三年后回到山东按副厅无法安排,无奈又提拔为正厅第二次支援西藏)。这就是无私奉献与支援的区别。
(2)格拉,藏语为老师。
(3)土奇奇,藏语为谢谢。
作者 :陈思桦,中原智库主任,中原文化创意研究院院长
(照片资料选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