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离开南昌之际,王阳明祭扫了岳父诸养和墓,作《祭外舅介庵先生文》,与弟子们唱和话别,其中《次谦之韵》云:
珍重江船冒暑行,一宵心话更分明。
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
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
良知底用安排得?此物由来自浑成。
唐龙则作《送阳明先生还朝序》,简述阳明平定宁王之乱的过程,称赞阳明为社稷之臣,认为皇上召他进京,将授以大政。
其时严嵩因大病在家(江西袁州)休养,也来南昌和唐龙、朱节等一起为王阳明送别,其《送王中丞赴召前在豫章有平难之绩》云:
绣斧清霜避,楼船緑水开。
风云千历会,麟凤衆贤来。
投老仍严召,当途赖上才。
向来筹策地,投檄浄烽埃。
六月二十日,王阳明从南昌启程。七月初五,在广信给唐龙写了答谢信,坦陈心迹,称自己对执政并无想法,而是希望退隐于岩穴之下,这不是表面谦恭而汲汲于事功声誉。真正的逊志,如地之下而无所不承,海之虚而无所不纳。既然唐龙把他比作傅说,王阳明遂引用傅说“学以古训乃有获”之言指出,傅说的意思不是指通于文辞,而是心有所得,将古训用于实践,默而成之,不言而信。所以,傅说才能成为傅说。希望你我共勉。此信似有劝勉之意。
王阳明到了玉山,意犹未尽,又给朱节写了封信,感叹世人明于口而不能明于身,谦虚只在表面,病根在于不诚,未能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请朱节将此意转告唐龙。
王阳明此次赴京,一路乘八抬大轿,有专门的护卫队伍。到了兰溪,王阳明改乘四人小轿,独自前往拜访乞休在家的章懋,章懋执意要请他上座,王阳明坚持坐在南面。章懋的一个门生因罪被罢官,章懋便请求王阳明在功劳簿上加上此人的名字以赎罪,王阳明假称报告已经上报朝廷,没有答应。
七月下旬,王阳明抵达杭州。辅臣杨廷和、有望入阁的乔宇和费宏都忌惮王阳明的功劳,不希望王阳明入京,所以阴使科道建言:“朝廷新政,武宗国丧,资费浩繁,不宜行宴赏之事。”
七月二十八日,朝廷任命王阳明为南都兵部尚书,再一次失去面圣的机会。
八月上旬,王阳明收到委任敕书,即上疏请求致仕,皇上不允,于是又上《便道归省疏》,明世宗这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