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新采52:檀弓下·礼之原四则
孔子讲自己是“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乍一看,让人误以为遇上了一位复古派,头脑中先脑补出一个“食古不化”的夫子形象。实际上,孔子“好古”,只是“好学”的另一种说法罢了。
颜回的好学,体现在“不贰过,不迁怒”上,在《中庸》中表述为“得一善而拳拳服膺,弗失之矣”——心中认同一种好的行为,就紧紧攥在手中唯恐失去。
孔子的好学则体现在“好古”上,孔子的“好古”指向于当下问题的解决——为解决当下的问题寻找王圣先贤做法的借鉴意义。他是在一己之生命前承王圣先贤,后续千秋万代,从而使文明又来出,更有未来。
礼,也是如此,唯有找到它的原本模样,才能把握它的发展规律,进而活学活用于当下的生活,负责任地完成对它的传承与发展。
(一)名人要慎重
帷殡非古也,自敬姜之哭穆伯始也。
殡敛时不把帷幕掀起而哭不是古制,而是从敬姜为他的丈夫穆伯殡哭开始的。
穆伯也就是公甫靖,是鲁国大夫季悼子的儿子。敬姜是穆伯的夫人,敬姜早寡,常在白天哀哭,哀哭时不把帷幕撩起的做法是从她开始的。
穆姜算是名人,她开了这个例子之后,此后的人们都照这个成例走了。从此,贵族特别是贵妇哀哭成了一种不为外人所尽见的半隐秘之行。
(二)丧礼的原理
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之者也。
复,尽爱之道也,有祷祠之心焉。望反诸幽,求诸鬼神之道也。北面,求诸幽之义也。
拜稽颡,哀戚之至隐也。稽颡,隐之甚也。
饭用米贝,弗忍虚也。不以食道,用美焉尔。
居丧之礼,孝子悲哀凄然到了极点。因此要依礼节制过分之哀,使居丧者能顺应丧亲的巨大变故。这也是在帮助君子念及父母最开始生养自己的的情形——唯恐有伤,不可太过。
招魂,是孝子在极尽爱亲之道,真诚祈祷全身心专注于祷词。希望父母从幽冥中复活,以向鬼神祷告的形式来展开。招魂时面朝北方,这就是向幽冥之地祈求的意思。
拜,叩头,都是孝子哀戚至极的痛的表达。叩头,表达的哀戚更痛心疾首一些。
饭含用米或贝,这是表示不忍让死者空口而去的意思。不用正常人吃的熟食,而用自然生成的米和贝这些美洁之物。
概括来看,丧礼是为节制孝子过度哀戚所设的,招魂是孝子极尽爱亲之心后求诸鬼神的行为,拜和叩头是表达失去亲人之痛的肢体语言,饭含是对死者空口而去的不忍。
总而言之,努力到无能为力时,求诸鬼神是最后的安慰。
(三)名堂的背后
铭,明旌也。以死者为不可别已,故以其旗识之。爱之,斯录之矣;敬之,斯尽其道焉耳。
重,主道也。殷主缀重焉,周主重彻焉。
奠以素器,以生者有哀素之心也。唯祭祀之礼,主人自尽焉尔。岂知神之所飨?亦以主人有齐敬之心也。
铭,竖在灵柩前彰明死者姓名和谥号的旗幡。因为死者之形貌不可见难于他人分别,所以用他生前使用的旗子来标记。因为爱他,所以把死者的姓名、谥号刻录在明旌上;因为敬重他,所以铭刻的内容充分体现他的为人之道。
重,与后世的神主牌位是一样的作用。殷人做的神主牌与重连缀在一起,周人做了神主牌,而将重埋掉。
葬前祭奠时用的是朴素的器具,因为生者的哀伤之心也是最质朴的。只有在葬后的祭礼时,孝子才可尽其所能使用经过雕饰过的器具。难道神灵会享用了祭品吗?这不过是在表达丧主对待死者有着严肃恭敬的态度罢了。
铭、重、奠用素、祭可自尽,这些名堂背后,都有其中的道理。
说到底都是在死人与活人之间求一种秩序上的和谐。不能让死人损害到活人的生活,同时又不能让活人没心没肺。
(四)懂礼
辟踊,哀之至也。有算,为之节文也。袒括发,变也。愠,哀之变也。去饰,去美也。袒括发,去饰之甚也。有所袒,有所袭,哀之节也。弁绖葛而葬,与神交之道也,有敬心焉。周人弁而葬,殷人冔(xǔ)而葬。
哭丧时捶胸顿足,这是哭丧者哀痛至极的情感流露,但也有次数的限制,是对孝子礼数的节制。袒露左臂以麻束发,这是外形与装束上的变化。心情郁结,这是哀情上的变化。不加修饰,就是去掉外表的华美。而袒露左臂以麻束发,是去掉修饰的极致表现。有时要袒露左臂,有时要掩好上衣,这也是对哀伤的节制。戴着葛制的环绖和弁冠举行葬礼,这是为了表达与神明往来要有朴素恭敬之心。所以,周人在葬礼上都戴着爵弁,殷人戴的是冔。
懂礼,有一个前提,深谙人情世故。
孔子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大概谁也不敢说自己完全清楚该怎样与“死者”打交道。孔子讲“未知生,焉知死”,也是这个意思。所以,不要老是去琢磨、研究该怎样与鬼打交道,还是认真把可以搞明白的搞明白为好。只要把怎样与人打交道搞明白了,迁移一下,与鬼打交道——差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