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学语文的学习中,阅读仍然占据“半壁江山”,尤其是低年段,阅读是重要的输入性学习。然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文本缺乏深入的理解。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越到高年级体现的问题就越突出,导致阅读能力不足。实施课改后,一些教师在教学跟风,没有深入到教学实际当中。对于三维目标的理解不够系统和全面,过度追求知识目标和情感把握,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的探索和实践,导致学生在内容的理解上追求一致,而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展现。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出现的问题,我们尝试探索使用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方法,学生课前自主读文学习,通过使用我们探索的批注式阅读方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批注式阅读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符号批注:通过我们约定好的符号,对文章进行标注,比如不认识的字用圆圈,不理解的句子用波浪线等。其二是文字批注:边阅读边思考,围绕预习单、课后小题等进行文字性标注,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所疑、所悟。
为了落实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理念,让学生真正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确定如下程序:自读感悟,进行批注;同学交流,点拨深化;再次批注,积累运用。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步:自读感悟,进行批注。这个环节的是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设计,保证学生在有比较充足的阅读时间,初步体悟文章表达的情感等,具体操作的环节如下:
1.边读课文边标出自然段,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将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和词语圈画出来,并反复朗读词语所在的句子。同桌之间、小组之间轮换阅读,指出双方读的不流利或者不准确的地方。
3.学习重点生字,其中包括二类字注音、一类字组词等。还要找出文章中的多音字、成语。
4.教师适时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通过小组成员分别朗读课文,发现并纠正其中的问题,尤其是一些重点的字词、语句等,老师可以做好示范,让学生在这个阶段能够读得正确和流利。
5.在以上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生字和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默读思考,深入文本,边思考边做批注。
6.同桌或者小组互评,对照自己的批注内容对批注情况进行简单评价。
7.选出优秀的、高质量的批注课本进行展示,并请这些同学向大家说一说自己做批注的思考过程和具体方法,交流做批注的想法和经验。
以上环节的设计,在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阅读基础之上,通过自学批注,掌握需要重点学习生字和词语,深入理解课文。最后通过小组成员的展示,进行经验交流。经过这样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自读课文做批注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