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晴
十多年前,我看《作文三书》,才明白起、承、转、合,大概是怎么回事。昨天,当看到中国故事和西方故事的区别,才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中西方故事的差别。
西方最典型的故事结构就是三幕式结构,就是触发、冲突、解决。而中国故事的典型结构就是起、承、转、合。
所谓起,大概就是故事的开端,要交代清楚角色的愿望与现状;承,就是顺着他的愿望发展下去,遇上了矛盾;转,就是故事发展到高潮部分,也就是矛盾冲突到了最极端的时候,突然峰回路转;合,矛盾得到解决,迎来读者想要的结局。
这样的结构也适用于童话故事。在短童话中,起、承、转、合中的任意一个环节,可能就三两句话就交代了,但结构是完整的。如曾写过的《饱饱熊》一文。故事的起,就是小熊要过生日了,妈妈给他做了好多好吃的,让他去请朋友们来做客,贪吃的小熊把饭菜都吃进了肚子;承:吃得很撑的饱饱熊肚子圆得像皮球,路过音乐会,小兔子把它当成鼓敲,自己困了,睡觉后被小老鼠当成巨型面包抬走;转:小老鼠发现是熊,就把它扔下了;合:熊醒悟,结果又忘记了自己是干啥的了。
在这个故事中,合这部分用的笔墨很少,就两句话就交代了。但这两句话将一只知错但又忘性大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熊贪吃的特点能得到孩子的认同,故事的情节夸张有趣,所以深得小朋友的喜爱。
以后,读故事时就用这个结构去审视吧,会很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