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荣幸能够参加此次宝鸡教育学院组织的教师培训。在这几天的培训中,收获颇丰。
首先是唐亚丽老师和安瑛老师关于新课标的学习。两位老师关于新课标的解读,都是从课标出发,一点一滴进行渗透讲解。反观自己,虽然也学了一段时间,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学习是囫囵吞枣、浅尝辄止,学习仅仅是学在表面上,没有联系实际教学。今天听了老师的讲座,自己一下子对学习任务群、大单元教学有了明确的认识。由此可见,自己对于新课标的学习还不够深入,两位老师今天的讲座,多次把2011版课标和2022版课标进行对比,让我们对课标的历史延续和发展有所了解。
关于教材的学习,不能就单篇课文看课文,要真正读懂统编教材。安老师的讲课,说她把三到六年级教材一单元一单元进行对比,还记录在本子上,让人很感动。平时在教学中,我的教学经常是就一篇课文就行教学,很少把一篇课文放在一个大的单元学习环境中进行综合考量,更谈不上联系以前学习过的其他年级内容了。这就告诉我对于教材吃的还不透、不准。未来,我要在吃透单元内容和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基于学习任务群尝试进行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制定进阶型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资源。
本次培训还聆听了胡光明教授精彩风趣幽默的讲座,我深深的明白,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对一个教师非常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江泽民同志也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职责意识,是社会对教育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
李秀芳老师让我明白,一定要积极主动的适应新生教育事物和教育大环境,教育的理念一定要转变,并且在新的理念的引领下还要不断摸索,敢于实践。建立全新的大单元、大概念视角是当今时代对教师最迫切的要求。
何娟老师精彩的讲座与课例示范,不仅让我对讲好常态课与微型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新的启发,更让我坚定了教育初心:学习也可以是快乐的;教育是为了培育完整的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家长普遍对孩子的成绩要求越来越高,一个比一个卷,因此我们多数老师也都把重心局限在了学生成绩的提高和评比上,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家似乎都忘记了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忽视了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忘记了孩子的本性, 仿佛孩子就是一个个没有喜怒哀乐的学习和考试机器。我们当初从事教育的本心是让每一个孩子在自己的教育下健康幸福地成长。我们都懂得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所以,我们要始终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重,让鱼成为鱼,在水中尽情游,让鸟成为鸟,在天空自由飞,让每一个学生都去做最好的自己,都成为幸福的人。在培育好学生的基础上,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专业成长。教师要有自己的名师偶像,用“追星”族的心态向名师学习。心怀梦想,做一个有远大理想和教育情怀的老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一定要坚持写作。
张成武教授的讲座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认识到依法执教的重要性,提高了法律意识,学会了用法制思维思考问题,并且不断反思自己这么多年教育教学中的好心办坏事的不当做法,回顾发现了自己教学环境中存在的被忽视的安全隐患,思考了解决和补救的措施,提高了处理突发事件、解决棘手问题的能力。给我的人生上了最重要的一课。
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教无涯,学无尽,教学的路上我会不断学习,更新理念,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