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在政府的治理实践中应该承担发挥辅助决策、改进治理、提升干部担当作为等作用,绩效管理也已然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政府决策工具。但是近年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干部反而困顿于“繁文缛节”的绩效指标,陷入了“被绩效治理”的绩效悖论。
所谓的简约治理,原指学界对封建传统帝制时代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一种解读,黄宗智立基于传统中国的基层治理实践,把传统社会中的治理模式概括为“集权的简约治理”。“简约治理”归纳了当前绩效管理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准确、易行、精简、简约、高效”的特性,但应当指出的是,与传统的“无为而治”背景下的“简约治理”不同,绩效管理中的“简约治理”发生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有为”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之下,是在继承又突破传统的一种创新的简约、低成本、高效率的治理模式。
绩效管理中的简约治理形式是整体性治理,它不囿于基层治理的研究视角,并且超越正式权力的半正式运用和纠纷解决的范畴,即绩效管理以发挥绩效“指挥棒”作用为核心,以简约、高效、快捷为原则,构建起绩效管理组织间的协调机制,打破制度壁垒、化解层级体制障碍、突破信息孤岛藩篱,以促进绩效治理效能的提升、追求朴实、简洁、高效的实体治理。
因此我们要重视组织协同,合理利用第三方机构。建议将推进绩效管理改革的各权责部门整合为专项部门,避免各部门分设绩效管理机构,出现政出多门等现象,确保绩效管理工作的稳定性,从而有效推进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