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放假之前,我布置了一项综合实践作业,到大自然里找寻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要求配上插图,再仿照课文仿写,并且把在这项活动中积累的汉字摘录下来,并附上自己的识字方法。
布置这项作业时我说明了为什么这样布置,原因就是鼓励大家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拥抱自然,同时通过画插图使自己的作业五彩斑斓起来,不再那么枯燥。
我刚说完原因,一个小女孩就说,老师,作业就是作业,不管你怎么布置,我们都不喜欢作业。其实我很理解她的想法,但是没有作业,教育就不完整,不管是哪个流派的作业论,都认为作业是课程和教学的一部分。
这件事也给我一个启发,作业设计的改革不光是老师丰富作业内容和样式,学生也需要转变作业理念。我们可能需要先引导孩子认识“作业”这个事物,它可能并不都是负担,其实我们的学生只要在社会中生活,就无时无刻在学习着,只不过这是无意的,没有总结没有归纳的,老师就是把这一部分学习通过作业的形式展现出来,所以作业并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