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者》
【韩】韩江 著
看完这本书,我是气愤的。气英惠的丈夫,是因为想找个温顺的保姆般的妻子,才选择和她结婚。也恨英惠,和丈夫之间没有感情,为什么要选择他。也因为同样的原因,气英惠的姐姐和姐夫。
先来感受一下该小说里的男性角色对英惠的描述。
英惠的丈夫说:
我之所以会跟这样的女儿结婚,是因为她没有什么特别的魅力,同时也找不出什么特别的缺点。在她平凡的性格里,根本看不到令人眼前一亮、善于察言观色和成熟稳重的一面。 正因为这样,我才觉得舒坦。如此一来,我就没有必要为了博取她的芳心而假装博学多才,也无须为约会迟到而手忙脚乱,更不用自讨没趣地拿自己跟时尚杂志里的男人做比较了。
英惠的姐夫说:
妻子的长相、身材和善解人意的性格都很符合自己一直寻找的配偶条件,因此在没想明白拿东西是什么之前就决定结婚了。
看到这些描述,我不得不说,有些男性选择配偶步入婚姻的殿堂,全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并不是从两人互相吸引,互相欣赏,产生的奇妙的化学反应开始的。仅仅是从对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出发的。根本没想过这样做,不仅会对伴侣不公平,还会伤害到她,耽误了她的一辈子。我是不喜欢这样的婚姻的。
再看看英惠的姐姐仁惠怎么说:
那天之后,她希望能靠自己的努力让他得以休息。
她不确信自己是否爱他。明明在下意识里察觉到了这一点,但她还是嫁给了他。
虽然他从事的行业没有经济来源,但她欣赏婆家人大多是教育者和医生的家庭氛围,她努力配合他的言谈举止、品味、口味和睡觉习惯。
同样的,不仅是男性,还有一些女性,步入婚姻的原因也不是因为爱情。可能是看上了对方的家庭条件,家庭氛围,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等等一切的外在条件。却从来没想过,是否合适。
其实,没有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本就岌岌可危。
英惠和英惠的丈夫两人之间本来就没有爱情,也没有两人之间的互相欣赏、相互心动、互相追求约会的过程,很像民国以前父母包办的婚姻。那两人婚后的生活,相处起来,就是寡淡无味。更有甚者,丈夫确实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只是把英惠当个免费保姆以及让自己过上更好生活的工具人。回到家,更是0交流0沟通,对英惠的就只有指使、命令和安排。完全不是当一个平等的人在对待。
就像电影《出走决心》里的李红和孙大勇。那样的相处模式,和氛围,真的令人感到窒息和崩溃。
同样的,仁惠和民浩也是一样的。民浩醉心于自己的艺术创作,眼里根本没有妻子。家里的一切都是妻子一人在支撑,买店铺,开店铺,照顾孩子,家里的琐事,还包括照顾民浩。而她对民浩的期待已经低到了,只需要他空出周日半天的时间来陪陪孩子,全然没有考虑过自己。更别说,期待民浩能向她表达一丁点爱了。真的是可怜。
这种没有感情的婚姻,两人生活在一块就是一种折磨。就如仁惠自己说的:
但这样做真的只是为了他吗?共度的八年婚姻生活,正如他带给自己绝望一样,自己是不是也让他倍感挫败呢?
可就算拥有爱情,如没想清楚自己想要和怎么样的人步入婚姻,和自己到底想过怎么样的生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一样很危险。
本来生活就充满了变数。你得有稳定的精神内核。比如,你看中的是这个人的对家庭的责任心,你就没办法要求他在工作上拼尽全力,倾其所有,也不能要求他在事业上达到很高的成就。又比如,你看中的是他的进取心,上进心,你就没办法要求他能时刻陪伴家人,陪伴自己左右,家里琐事你难免需要多分担些。又比如,你想营造的是一个和睦的家庭。那在小事上,你就不能过多地计较。
当然将心比心,你在尊重他的同时,他也必须是尊重自己的。这是为人的基本礼貌。
当然不止这些,还有,关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你们是不是大同小异。如果截然不同,就算相爱,爱也总有会被消磨殆尽的一天。例如:未来,对于家庭,你是怎么看的?双方是否能接受和公婆共住。孩子的教育,两个人有什么不同的理念。对于家务分配,双方又是怎么想的?家里的财政,两人是怎么想的?对升迁异地,两人又如何想?家里的大小事,双方是持一个怎么样的态度?是需要一起沟通商量,还是哪些事是不需要商量,对方直接做主的?对于互看手机,两人又是什么样的态度…
这一切的一切,如果,你都没想过。以后,等到事情真的发生时,是会打你们双方一个措手不及的。当然,人也没办法百分百想齐全的。可如果两人有爱,底层的逻辑都是冲着好好过,开心过,和睦过,幸福地过,一起成长,一起变好的思维去,那一切的问题都不会是问题。
可英惠和仁惠却从来没想过。就这么稀里糊涂过了一辈子。都是在被生活推着往前走,变成了生活的奴隶,而不是主人。这是十分可悲的。
在这里不想批判女人或男人,其实大家都一样。生活里的幸或不幸,其实都是自找的。不局限于男女。当然,这本小说,也惊醒了自己,不要把婚姻、家庭生活,活成这样。
以上今天分享,感谢你的阅读,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顺手点个赞+在看+关注哟,让我们一起遇见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