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攒钱的人都会收拾房间,会收纳整理房间更会攒钱;
2.要好好攒钱,就必须管理支出,为此,必须认清自己的欲望(Wants)和需求(Needs)。也就是说,自己需要的物品是“需求”。只是单纯想要的物品就是“欲望”。
3.越是会节省的家庭,越是要规划好冰箱里食材的摆放位置,将“库存可视化”,每周1次清空冰箱进行“冰箱重置”。试着以“1周不再购买!”的决心挑战一下吧。
4.买塑料伞的习惯会产生很大的隐患。像这样漫无计划、需要什么就去便利店买的消费行为一旦养成习惯,就会不知不觉地在商品价格比较贵的便利店里购买塑料伞以外的东西,支出的费用会越来越多。
5.如果衣柜里有3条黑色裤子,就不容易攒住钱;即使是同一件单品,也要常想着是否可以“灵活搭配”。
6.“总有一天会用到的”,规定“总有一天”的期限为“×个月,之后就扔掉”
7.越会断舍离,越能攒下钱;
8.攒钱的钱包里只有2张卡,把钱包里东西的数量控制在最小的必要限度。
9.尽量减少购物的次数;
10.所有人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之后,都曾有过后悔的经历“为什么要把钱花在那个东西上”。
为了不让自己有这种悔意,重点就是要思考,分清要买的商品究竟是必需品(需求)还是仅是想要的非必需品(欲望)。区分“需求”和“欲望”,就能享受理智消费的生活。
11.不仅有消费和服务等“可用性价比衡量的东西”,还有经验、人际关系等“无法用性价比衡量的东西”。所以重要的是将两者分开去考虑。
仅凭性价比来选择物品,总有一天会后悔;
12.虽出生时贫富不同,但每个人的1天都是24小时;通过家庭时间簿将自己的时间可视化。首先请试着梳理一下,自己每天24小时都在做什么。会不会意外地发现发呆的时间呢?
尽可能地增加自己可以自由使用的“可支配时间”,来提高使用效率。把时间当作朋友,通过长期投资,能够分散风险、增值资产。利用时间,还可以省钱。
13.利用家政服务,节约时间并减轻身心负担;
14.制订“年度预算”,在预算范围内尽情享受。在制订计划时,用“可使用的钱乘0.8”来制订预算,这是重点;
15.饲养宠物前,先确认家庭收支是否能承担养护费用。
16.重要的不是由谁管理,而是对于夫妻双方的收入、支出、资产状况,是否能够做到信息共享。
17.将账本作为家庭收支管理的工具,充分利用。
18.能攒钱的人和不能攒钱的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并不是“收入”的高低,而是“理财意识的强弱”。
19.从很早开始就用少量资金进行定投,顺其自然。
20.应对养老金缺口金额的应对方法可概括为3种:①尽可能长期稳定地工作;②灵活调整支出;③有效利用住宅不动产等持有资产。
21.经济独立与提前退休,首先需要的是“相当于一年生活费的25倍的资产”;
22.从年轻的时候开始投资,让时间成为你的伙伴,这很重要。即使股价下跌导致亏损,只要持有数年甚至数十年,一定会上涨;
23.会攒钱的人,会分散投资;
24.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副业充实了生活,也有利于本职工作。
25.所谓投资,就是投入你所拥有的能量,在未来得到某种回报。也就是说,对自己的投资也是一种优秀的投资。
通过自我投资,提升技能、转换职业,实现年收入增加。
26.如果健康且长寿,就不用花费医疗费和护理费,从而能够节省并存下钱。拥有健康就能够长期工作并获得持续的收入。
27.越是经济上不富裕的人,越应该接受癌症筛查;
28.不想为痴呆症付钱的话,40岁就开始慢走散步吧;
29.保险是由一种相互扶助(万人为一人,一人为万人)的想法而产生的,原本就不能用得失来衡量。
30.结婚的好处不能仅以计算得失来衡量,还包括和相爱的人一起生活的满足感、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工作的投入等多个方面。各种各样主观地评判人类幸福感的研究表明,结婚或者配偶的存在都会提高幸福感。
31.结婚后必要的储蓄计划:(1)攒买房的首付款;(2)为孩子准备教育资金。
储蓄计划的基本原则是:①目的(为了什么);②目标金额(多少钱);③期限(存到什么时候),明确了这3点之后就可以开始储蓄。
32.人生中只有3次储蓄时机:第1次是“结婚后,生孩子之前”;第2次是“孩子小时候(上学之前)”;第3次是“孩子(最小的孩子)大学毕业后,自己退休之前”(图5-1)。
把握好这3次时机,储蓄效率会更高,买房也是如此,不要错过第1次和第2次的储蓄时机,好好攒钱,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奖励。
33.人生中的三大资金是“住宅资金”“教育资金”“养老资金”。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中,重要的是把握多种资金需求的先后顺序和平衡,同时好好思考,斟酌决策每一份资金应“花费”多少。
34.在孩子独立之前,让他们学会如何与金钱相处,也是父母的职责之一。
在孩子独立之前,让他们学会如何与金钱相处,也是父母的职责之一。
35.解决父母护理问题不可或缺的是“时间”“金钱”“信息”这三项。
36.“地位财富”是指通过与他人的比较优势而产生价值的东西,包括收入(金钱)和储蓄金额、社会地位、甚至是汽车和房子等物质财富。而“非地位财富”是指与他人的相对比较无关,其自身就具有价值,可以让人感到喜悦的东西。包括假日(休假)和朋友的关系、爱情、健康、自由、社会归属感等,是指所谓的“无价”的东西;
花钱提高“非地位财富”的满足感。
37.“自己做饭”的经济价值不仅仅在于节约餐费。如果长期在外就餐或者吃外卖、便利店、快餐、速食、零食等,这些吃起来很方便,饱腹感强的食物,就会导致身体缺乏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38.解决完人生中的经济问题之后,为了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家庭成员之间定期有意识地沟通交流必不可少。
家人不是拥有的,而是亲手培养出来的;
39.婚丧嫁娶费用对于和周围人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说,是一笔很重要的资金。
从一开始就不要进行无意的交往,选择合适的对象和场景。
40.获得幸福的8种金钱使用方法>
①购买经验,而非物品。
②为他人利益,而非自己的利益使用。
③用于多数人的小快乐,而非少数人的大快乐。
④不要为延长期限和保障花钱。
⑤不要拖延支付。
⑥重新审视购买的物品对生活有何帮助。
⑦任何时候都不要比较已买的物品。
⑧密切关注他人的幸福。
41.“如果不想为金钱烦恼”,改善家庭经济的3种对策方法:①增加收入;②减少支出;③理财,请根据这三者的情况均衡地进行组合;
我们需要3种能力:第1种是通过技能提升和职业转换,获得长期稳定收入的“赚钱能力”;第2种是掌握金融、社会保险、税金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的“学习能力”;第3种是应对通货膨胀风险,进行投资和理财“增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