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伤寒论》 第十八讲 几种方剂的正确运用(二)

《说白伤寒论》 第十八讲 几种方剂的正确运用(二)

学生:治感冒的方子,症状不太明显,有一点点发热,浑身发软无力。没有什么咳等症状,不知道该用哪个方子。

郭老:我们讲的,两个病毒性感冒,一个是全身疼痛的,一个是咽喉疼痛的。还有一个一般的感冒。这个病毒性感冒的特征是全身疼,发热恶寒。

浑身酸软,没劲,这是常见的。也不疼,也不发烧,37度多,连38度也不够,也不算发烧。发冷也不明显,反正也有点点。体温不是那么高,37度以上,38度以下,既然这个体温就会有一点汗。这个嗓子一点也不疼,你就桂枝汤。你要怕桂枝汤出不了汗,你加上30-40克葛根也可以,如果说你嗓子说不清楚是疼,反正是不舒服,有点痒,咽东西有点感觉也不疼,这样不那么明确,那你就以不明确来对待不明确,桂枝汤里加一点葛根,如果有嗓子不舒服也可以一点银花连翘牛蒡子,你也模模糊糊,我也模模糊糊,模糊对模糊就是准确了。你糊涂,我就糊涂,糊涂就好了病了。要是个明确的病,你吃了这个糊涂方子,绝对好不了病。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这个世界上的事都不是书本上写的那个样,要照书本找你找不到。事实上的病都和书本上不一样。

气分血分,这是有人自作聪明。你就什么病,怎么治就完了。我说气分血分他可以算一个小流派,这个没问题。这是温病学上带来的,气分就是在卫在气,它不营卫气血吗,它不是三焦吗,它有它的辨证的一个方法,它不能代表中医。

张仲景就没说过这问题,也没说过体型,你是什么型的,张仲景是圣人,什么是圣人?最聪明的,最有智慧的,得道的人,也有就是掌握了大自然规律的人。甚至他连心肝脾肺肾都回避,都不说。他说胃怎么了,肠怎么了,他不说,他说胃家。我顺便告诉大家一句,张仲景和张机是一个人。大道无派。掌握大道,掌握大规律,是没有流派的。

我接着给你说这个,肺炎,一个感冒治成肺炎,一个肺炎治成肺感染。往下我就不再说了,比方说到肺痈了,肺化脓了,那你就别自个治了,你自个治不了。在这两步的时候你可以自个治,很安全。

肺和外界是相通的,和我们皮肤一样,肺的表面张开有体表的20倍。所以它要上肺里,想从肺里出来,肺里也出不来,肺炎。它的排异反应在身体体表被压制了,肺里开始排异反应,这就是肺炎。肺炎如果还他发,不让它往外出,它就要化脓,就成了肺感染,肺感染如果还这样,不死就化脓。感冒这个部分,不要退热,拒绝激素退热,拒绝物理方法退热,它成不了肺炎,这一道防线我们防住了。如果不慎成了肺炎,我们有治肺炎的方子,麻杏石甘汤。肺炎好了,成不了肺感染。这一个要防不住,成了肺感染,我们还有方子,栝楼那张方子,我们让它从大便小便往外排,又解决了。以后要再防不住,这个问题就大了,不是你能解决的了。

感冒没处理好变成肺炎,肺炎是个急性的,咳嗽,咳嗽是什么?肺里的分泌物那是排出来的,要通过咳,从气管里排出来。再一个是肺结核也咳嗽,气管炎也咳嗽。但是咳嗽和喘有关系。它从哪里来的,慢性气管炎。了,感冒了那就桂枝汤加厚朴杏仁。听明白了吗?如果这个人平素就有肺结核,你也知道,感冒了再咳嗽,这容易分辨。刚才我也说了书上写的病总是不一样的。

干咳,一点痰也没有,晚上重白天很少,中医叫水寒射肺。他是肺里有水肿。因为肺里有水肿,水在组织里没在气管里,出不来。所以他只有咳嗽没有痰。晚上卧床,因为肺里有水肿,要是站着,水是往下的,肺的下部充满了水,它就轻。上部空气多比较正常,赶卧床,这水不是在下头了,上边也有了,就咳嗽起来了。

学生:咽炎和梅核气的区别。

郭老:咽炎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把毒排出来,他给你退烧,要不就是你自个一冻,最后留下的叫后遗症,这个后遗症也是毒没排出来。留在嗓子这儿,没完没了。为什么咽炎?它把免疫系统压制,破坏。按西方医学的话来说把你的免疫力破坏了,甭想好了。慢性病了,要想好怎么办呢?中医给你完善你的体能,慢慢排出去就好了。

书上讲梅核气,都说跟这个情绪有关系,一高兴没有了,一生气又有了。吐不出来咽不下去。咽喉这段是最敏感的一段,心情不好,忧郁,痉挛。咽不下去,谁能把食道咽下去,吐不出来,谁能把食道吐出来?咽不下去,吐不出来。心情一好,没了。听明白了吗?因为这儿象一个梅子核一样,中医叫梅核气。中医起名时这么个起法,还有好听的也有。百合病,狐惑病,他都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

学生:百合病也是肺部的问题。郭老:百合病,有一个特征,百合这个药能治,专治它,叫它百合病。

学生:肺感染发热恶寒吗?

郭老:不发热恶寒,它已经没有向外排异了,不是向外排异的反应就不恶寒。有一病毒性感冒,咽炎疼,全身疼,发热,恶寒。这一个它的排异不是从汗腺排。有好多的病毒不是从汗腺排,排从血,从循环末梢,从微血管排。

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蒡子25克,牡丹皮30克,桃仁15克,怀牛膝30克,知母30克,桔梗20克,山豆根15克,甘草13克,葛根40克。身疼,咽疼,充血,脑中疼,发热,有轻微恶寒。咽喉消炎丸,六神丸

咱们说一说这张方子,能算透表。发汗是把体内的病毒,一切的异己物质,从汗腺排。透表是从微循环,从最细的血管,动脉和静脉连接的那个地方,末端,从这一部分往外排。我们可以看得见。凡是透表的排异方式,都有红色的出血点,或者是丘疹,高出皮肤的红疹子。比如说麻疹,就是丘疹。最后排出来以后,三天以后开始要脱落,象长一个小疮一样,要掉一个痂,掉一个皮。象脑炎这一类的病毒,是一个出血点,或者叫瘀血点,就是一个红点,就是出血点。这种方式叫透表。

发汗的方式,是从汗腺排,是内部组织之中的病毒,或者说其他的有害物,在循环内,微循环进行大循环,大循环进入腺体,就是肠腺,肾腺,汗腺,从腺体分泌出来,大肠可以通大便,肾可以通小便,汗腺可以通过排汗。它是通过这个渠道。

要如果说是通大便,是通过肠腺。吐,是通过胃腺。上部的,包括胸这一部分的有害物,吐出来,呕吐,或者说涌吐。如果是胸膈以下的,通过肠腺,全身的,属于液体,通过小便。再其他的通路,是所有的孔窍,都是排异的通路。没有孔窍的,要出血,也要排出去。这个系统不是说我们可以干预的。这是与生俱来的一个系统。

这个方子,银花连翘牛蒡子,这是温病学的东西,它在治疗病毒性传染病的时候,麻疹,腥红热,脑炎之类,用这一个方子,不出汗,别出汗,出不得汗,为什么?一出汗血液的水分丧失了很多,血液浓度高了,再往外排,难了。不能出汗,怎么办?让皮肤放松开,说汗不是汗,说没汗有点潮。这是最好的程度。这样才符合血液流动的体温,那种湿度。所以,银花连翘牛蒡子,这三味组合的非常好。

牡丹皮桃仁怀牛膝(活血化瘀),这三味药是伤寒论上的。伤寒论上对于有充血的的肿物,用它叫破血或者叫化瘀。不管叫什么,就是把这个充血的肿物排出去。

我用了温病上三味透表的药,把这个调子定住。加用了三味活血化瘀的药,帮助它从血里排异。后面桔梗甘草这两味,是伤寒论上的,是治咽喉的,排脓的,山豆根这一味也是温病学的,常常用它治嗓子的。还有一味,知母,这是我在对伤寒论的理解,用在这张方子上是通肠,不是通大便,不是下法,也不是通法,是通肠,还是通大便,就是要比用大黄的方子要轻。为什么要轻,因为向下同时都是向里,就是如果避讳向下的作用太大,导致了病毒向里,少用了一味知母。如果说这个人大便干燥,知母可以多用,如果大便不干,一天有两三次大便,知母还可以不用。这是我的一张方子,我在使用这张方子,常常是一剂好病,用两剂的时候少。自从我公布这张方子以后,好多朋友打电话说我吃一剂就好了,就是两次。这是治病毒性感冒的一张方子,跟发汗有区别,透表的。这可是非常常见的病。

学生:活血的药是牡丹皮,桃仁,怀牛膝,活血的药可不可以用红花,三七?郭老:红花的活血一般带有养血和补血的性质。三七的活血带有止血的。所以避开这两个。三七常常用于止血,是因为它通血。三七的止血作用源于其促凝血和血管收缩活性,而“通血”是指其活血化瘀功能。例如瘀血内阻时,需先用活血药(行)疏通,出血才能停止。三七以“活血止血”著称,既能散瘀又能止血。这种特性适合出血兼瘀血(如外伤出血、崩漏伴血块),若患者只需单纯活血三七的止血作用可能抑制瘀血消散。桃仁、牛膝等活血药无止血作用,可专注化瘀。

兵来将挡水来土吞,这好象是顺理成章,大禹治水的时候土吞成功了吗?没有!它是因势利导才成功的。所以有一句话:“不行不止,不塞不流,欲得南熏,先开北牖。”

再补充一点,你看伤寒论,张仲景治肠痈(急性盲肠炎)。肠子那儿肿了,疼得要命,连腿都伸不开。一伸腿疼的你要命,怎么办呢?说行大黄,牡丹皮,我说到牡丹皮了,牡丹皮能把这个肿通开,从大便排出去。肿的粗家伙,通两次大便就好了,多么好啊。还有一个,干嘛用牛膝,牛膝有一个作用,吃了牛膝以后,上头的血能向下走,这儿(咽喉)肿大,这儿瘀血,往下走,好不好啊,这儿没了,在下头从肠子里排出来了。

看来简单,一张方子,一个方法的成熟,常常几十年呢。就这么几味药几个字,你知道要多少书堆起来从里头找出来的。

这个知母和葛根,你看出来,一个向外走,一个是向下走。向上的都向外,向外的都上,向下的都向内。

学生:有个病人感冒以后,急性咽炎,嗓子充血,有点哑,然后我就用了这个方子以后,两副以后基本没有了。但是痰黄,咳嗽,一般排黄痰我们认为是快愈合的感觉,然后我用二陈汤加厚朴杏仁,两副就好了。我想问问为什么用药后会有黄痰?

郭老:当初你治的时候,他的排异反应已经发展到肺了。但是肺的排异它是另一个出路,既不是透表,这个方子也算不上通便。所以肺受到了你透表和通肠的影响,它好了,它没有完全祛掉,所以他还有一些异物还要从咳痰出来。

学生:当初他找到我的时候没有咳嗽。

郭老:是啊,他还没到这个程度,排异反应还在进行着呢。当他咳痰的时候,特别是黄痰是到了愈合的时候了,最后排异。这时候痰也不那么粘了,也不那么难吐了,有一点滑了。这个时候过两天就好了,这行,说你给他个二陈汤,也行。二陈汤为什么治痰?为什么叫二陈知道不?为什么叫二陈汤不叫三陈汤?二陈汤名字的由来是陈皮,半夏。咱比方说我二十块钱一斤陈皮,我隔了一千年,我这一斤陈皮五万块钱我也不卖,为什么?这个陈皮年数越多越好,他的效果越好。那不就吃了好了病就完了,它有什么好啊?唉,不行,他有有钱的,你那个好够了100分了,我这个好101分,你那个玩意一百块钱,我这个十万块钱,他买我的不买你的你信不信?他钱太多了,他不这么花他不舒服,我可知道这个事。这是真理。半夏也是越陈越好。这两味是越陈越值钱,加茯苓,甘草。二陈汤你要把茯苓去了,应该起一百分的作用连三十分也没有了。真正治病的那是茯苓,为什么是茯苓?肺是水的化源,肺里的毛病利小便特有效。就这么点事。再一点是肺是的热,通肠的最好,最有效。可是你别忘了,不是哪一个都有效。肺里利小便头一味是茯苓,通肠的头一味是栝楼,千万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别的也通肠,用不行。第一个是瓜蒌,第二是知母。

学生:我记得上次您有个方用的是大青叶,能否讲一下?

郭老:大青叶这个植物以前叫蓝,根是板蓝根,叶子叫大青叶,如果把叶子泡水里染布,要加石灰,里面的沫子撇出来,就是青黛。大青叶比板蓝根还便宜一点。所以你要吃不起用大青叶吧,没有大青叶,行了,用板蓝根,你要是愿意效果再好一点,这个方子你能吃,这个下头还有个成药,叫咽喉消炎丸,什么六神丸,这一类,不是一个,配方大概是一个,配方是什么呢?牛黄,蟾酥,冰片,麝香这四神了,那两神不那么重要,内服吃这个。还有一个锡类散(中成药),喷后形成一层膜,不怕唾液,多么巧妙啊,我把药给你喷到这个创面上,而且我又给你喷上一层不怕水的膜,而且是生物的,太棒了,这个都是我多少年的心方,心里的方,这个一般不告诉人。

学生:这个咽喉消炎丸,六神丸我感觉是阳性发炎的咽喉,但是您讲的我感觉是阴性阳性发炎的咽疼都能用?

郭老:谁见过?我跟你说,我见过不多例,少阴病咽喉疼,体温低落脉沉细,多好分辨。他那个咽喉疼,连眼都不愿意睁,床上躺着都有一个姿势,蜷着。这个药一般不行,用什么啊?用桔梗、甘草,也不是用热药,不是用附子。可是少阴病,你说的六神丸,不说这个方子。我说阴性咽疼的桔梗甘草叫桔梗汤,六神丸可以用。你不要认为六神丸是大寒的药,麝香不是寒的,蟾蜍也不是寒药。

学生:通便的知母和栝楼的区别,您刚才说知母比大黄要轻,知母和大黄的区别。

郭老:大黄的作用是让肠子运动,剧烈的运动,大量的分泌排便。知母不是,知母只是通肠,也沾不上泄的作用,也沾不上下的作用。它只是通肠,它只说治上部的热,这个方子就是因为知母这种性,不是泄,所以才用上。它还有一个特征,它能止咳。大黄不能治咳嗽。栝楼治胸中的病,不是光治肺。整个一个胸部。它能把胸部,包括胸,包括肺,肺整个的组织,胸部组织内部的有害物质,能从大便排出去。栝楼是从胸肺排异最好的一个药。你看看这是个寒药,它治胸痹,胸痹是什么,痹是什么?痹就是不通啊,一切的痹就是不通。胸痹是什么?胸疼射背。什么意思?胸疼反射到背部。

心绞痛。栝楼,半夏,桂枝、薤白,有这么一张方子,他们使这张方子治心绞痛,我知道,我不使。我还有好的。谁不挑得好得给人哪。他们那个是止痛,我是彻底治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