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这本书,看到这样一句话:父母给爱较少的孩子,会积极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而父母给爱较多的孩子,在这方面就比较消极。
看到这句话,我有些感触,结合我自己和娃的经验,我发觉这句话对我们很贴切。
我小时候在外婆家长大,那时我是得意的小公主,在家里万千宠爱,所以很少顾及外人,也不关注和周围人的联系,在我刚读小学时最明显,我不交朋友,那时很多人不喜欢我,我也不在意。没有被霸凌,因为我战斗力比较强悍,不怕别人,谁要是惹到我,我一定还回去。但是,一次次被打骂后,就越来越变了,初中时和班上同学关系处的很好,有一堆朋友,即使有时候,自己不喜欢和他们一起,也会强迫自己迎合他们,究其原因,在父母身边,父母对我的关注不多,和外公外婆关注我的生活情绪起来,他们可能更加关注我的学习成绩,所以,我对外开始积极寻找关注,比小学时积极了不少,但是,我的内心依然觉得孤独,不安全。所以后来工作后也是积极关注自己的人际关系,即使自己不喜欢也要维护好的人际关系。但内心并没有安全感。
现在看我家小朋友,对于交朋友这件事并没有特别积极,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别人玩,没有特别的目的。自己合眼缘很重要。想起我妈经常评价批评他,说他太内向,这个性格不好,要改,还举我的例子,说我小学时和他一样 ,非要吃亏了,才肯改。初中就好多了。可是,我心里明白,小学时,我内心多么有安全感,多么强大,多么充盈。而后来慢慢变得胆小,是因为家里无人会为我撑腰,我只能自己面对所有的困惑,所以,我不得不长大,不得不讨好他人,用以保护自己。虽然看上去朋友很多,却没有真心的朋友,没有闺蜜,内心始终是空虚的,寂寞的。
小朋友这样的表现,恰恰是我羡慕的,他没有负担,没有目的,凭借自己的真实感受来交朋友,往往会交到最好的朋友。其实,在这一点上我有些骄傲,我没有让我的孩子走我的老路。我希望他走一条和我不同的路,有比我更加幸福的人生。
我想这是我能给我孩子最好的一件礼物。
最近,孩子的情绪很平稳 经常对我说,妈妈你看我棒不棒!你不应该老是批评我,你应该多表扬我,这样,我才能更好的进步啊!我总是会笑,问谁告诉你的,小朋友说心理老师说的,我很喜欢这堂课,很多游戏,还有很多说的有道理,我现在就在用啊!你也要用啊!你不能对别人用,自己不用啊!我说:我娃长大了,开始教育妈妈了。我娃说:哼!我说的是事实,我:嗯!学会把事实和感受分开说了,有进步!我和娃一起哈哈大笑,想到学习后,收获了很多美好时光,不敢想象,如果不学习,一直在困境中的我,会怎样和孩子相处呢!也许也会改变,但恐怕是在关系濒临破裂时不得不改变。感谢我自己,改变了可能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