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1796天 2023-06-20
1、确认知觉、接纳一切
SFBT咨询师对当事人怀有真诚好奇的心,以愿意多加了解的倾听姿态,开放接收当事人各种自觉。
咨询师对当事人所表述的一切,包括经验、意义、期待、较为主导及不凸显的生活面向,都持续保有好奇的心;对于当事人表达的负向看法与情绪,也会表示尽力理解、接纳、赋予意义与价值。不过,SFBT咨询师的好奇心并不往成因、解释或者分类的方向迈进,而是以当事人的知觉为焦点,朝向建构解决之道的方向前进。
2、向当事人学习,不居功
SFBT认为,咨询之所以成功,绝大部分是因为当事人贡献,咨询师需要向当事人学习如何理解当事人,好奇当事人想要的生活以及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思索要如何提出适合的问句以及要做些什么,才会对当事人回到实际生活后有帮助。
咨询师虽然看重自己的专业知识,但不会直接套用在当事人身上,反而更相信当事人最了解自身的经验,而将自己置于需要由当事人告知如何协助的位置,以合作伙伴关系的立场来帮助当事人觉察目前不想要的行为模式与生活事件,并对应发展出其他选择及达成目标的行动。
3、双专家模式
SFBT咨询师与当事人是一个治疗的团队,相互合作并一起进行实验,咨询师只是通过顾问角色及合作伙伴的关系,来协助当事人达成所愿的目标。
所以,S F B T咨询师是“邀请”的专家,是一个协助当事人辨识自己目标、优势与所欲改变方向的专家,是一个创造改变脉络、却不主导改变内容的专家,可谓是一个“催化当事人目标与解决导向”的专业工作者;而当事人则是他自身生命与生活的专家,是晤谈治疗过程(包括目标与方向)的“决定者),并且真正代表作创造成功的权威。
也就是说,S F B T是双专家模式,当事人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而咨询师是协助当事人成为专家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