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我不知道我在哪里,不知道这是什么时候?儿子在哪儿?妈妈在哪儿?
我慢慢地清醒了。儿子已经长大了,不像小时候那样就躺在我的身边。我也不用担心他摔到地上了。妈妈就在隔壁,她也正在午休。
下午,阳光很灿烂,妈妈说她的胳膊疼。我带她做健身操,k1难度的。不到半个小时,妈妈已经气喘吁吁了。妈妈说动作太快了,跟不上节奏。但是伸伸胳膊、动动腿感觉很酸爽,估计都是平时没有锻炼到的部位。
妈妈问我:“你平时怎么不去跳广场舞呀?我觉得广场舞的节奏与步伐正合适。你这个健身操太难了!”
我笑着说:“广场舞啊,都是老年人跳的,我参与不了。”
妈妈说:“谁说的,还有很多年轻人呢。”
我说:“说实话,我不想抛头露面地在外面跳广场舞。再说我实在没时间。儿子放学回来之后,我就得全程陪伴。虽然我不会教他什么,但是我最起码要有个陪伴的态度。”
妈妈说:“你们姊妹三个,你是最像你爸爸的,性格内向,一点都不活泼。”
我一点儿都不否认。我确实最像我爸爸。妈妈又开始絮絮叨叨地说我的爸爸,说他们的个性完全不同。
我在旁边听着,心里默默地为爸爸鸣不平,表面不敢吭声。我的爸爸和妈妈,我谁都改变不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个性,我们不必试图改变一个人。妈妈改变爸爸用了一辈子,结果他还是他。他的女儿还变成了她最想改变的对象。家人之间,无论结果如何,出发点都是源于爱。
晚上儿子回来了。一进门就对我说:“妈妈,我的作业在学校都完成了!”
我笑着说:“嗯,很好呀,晚上你可以自由活动呢。”
儿子吃完晚饭之后,躺着沙发上虚弱地说:“我的肚子好疼呀!”
我关心地问他:“你怎么啦?”
儿子说:“我在学校吃坏了。”
我说:“难怪我发现你的饭盒里剩了一个鱼丸。”
儿子说:“是呀,你想想呀,连我最喜欢吃的鱼丸子都剩下了。你就知道我是多么地没胃口了吧。”
老公听了,立即亲自奉上一杯暖暖的午时茶。我坐在儿子的旁边,帮他揉揉肚子。他随手拿了一本古诗。对我说:“不如我们一起来比赛来背诗吧”。
我说:“好呀,可是你得让着我,我现在的记忆能力退化了。”
儿子说:“没问题。记忆能力是有方法的,你得理解诗句的意思,才能够很快地背下来。不能死记硬背。”
我说:“嗯,好的。这个方法很不错。我的眼睛累了,你能不能帮我讲解一下呀?”
儿子一边背,一边给我讲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用手蒙住书本,考我的背诵成果。
妈妈看到我这么差劲,不禁担心地问我:“小文的作业你辅导得了吗?”
我惭愧地低下了我,对她说:“我是辅导不了。看见数学题,我的头皮就发麻。从四年级开始,我就不再教他了。而是他教我。你知道的,我的数学很差。他经常给我讲数学题。语文呢,他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都比我要好。英语就更别提了,现在难度加大了。我的发音非常不标准,他经常纠正我呢。”
妈妈放心地说:“不着急教孩子学习,你会轻松很多。”
我们背了两首诗之后,我起身离开了。过了一会儿再过来。妈妈在看电视,儿子在看杂志。他们各自安好,互不干涉。平时我们很少看电视,家里比较安静。但是现在显得比较热闹,更有生活气息。
我坐在他们旁边。我的左边是儿子,右边是妈妈。老公在书房里面工作。我感觉很轻松,很满足。
过了一会儿,儿子像他的外婆讲述同学们的趣事。他说到有的同学爱骂人,还骂你全家什么什么的。他的外婆着急地说他这么骂你,你也骂他呀!
儿子说:“平时小吵小闹也就罢了。如果有人骂到我的全家。我会对他不客气。”
他的外婆说:“你的表姐就比你温善一些。她平时不怎么说话。在学校可能受欺负。”
儿子说:“怎么说呢?她可能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但是在学校里面,如果你做一个太温和的人,就会被人欺负。我在学校里基本上就是这种状态,只要别人不惹我,我也绝不会没事儿找事儿。如果事情找到我的头上了,我也毫不惧怕。”
他的外婆还给他说起了他的小表妹的事情:“我小时候照顾她的时候她很粘我。现在我带她的时间少了,她就对我没有那么亲热了。她不像你,这么长时间不见,你还是一样,和我十分亲热。
儿子笑着:“我们是亲人啊。我这个人对身边的亲人朋友都很亲近。不会让人产生距离感。更何况你是我妈妈的妈妈,我们自然而然的就很亲热呀。”
妈妈满意地对我说:“虽然你的话不多,还好小文没有学你。”
我笑了,我在心里对她说:“我不会为小文设限,他愿意成为什么个性的人,就成为什么个性的人。”
我的妈妈休息了。儿子对我说:“我希望外婆能够长时间住在我们家。这样我们都很开心。你有你的妈妈,我有我的妈妈。我们都是快乐的孩子。”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与生活,我们不用想着改变谁,与家人在一起,就是最简单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