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
凡事三思,一般总是利多弊少,为什么孔子却不同意季文子这样做呢?程颐注释孔子此言,曾表示“三则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讥之”;钱穆注《论语》,于此则下,注曰:“事有贵于刚决,多思转多私。”(做事贵于果断坚决,想得太多了就变成为自己打算了)“多思转多私”,一针见血地说出了很多谨慎人、精于算计者的道德底色。思而不行者,多思却无益;思而决其行,再思则可矣。
其实,这里的“三”,并非实数,只是表示反复思量而已。孔子不大喜欢磨磨蹭蹭、畏首畏尾、反复计量利害的人,于是就故意把这个“三”字当成实指,调侃这位鲁国先辈:“考虑两次,就可以了嘛,何必三次啊。”
季文子是个乡愿式的人物,极世故,极精于算计,算来算去,算到最后,总是为自己打算。岂止是他,任何一个人,祸福利害计较太深,总不能见义勇为。所以,孔子说,再思,可矣。
巴斯德揭示:“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罗曼.罗兰也感叹:“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的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到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遇事决策如何做?拿破仑给出的方略是:不要等到万事俱备以后才去做,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如果要等所有条件都具备以后才去做,那就只能永远等待下去。
心理学上有一个布利丹效应,是指一个人在决策过程中表现出的犹豫不决、迟疑不定的现象。这一效应源于法国经院哲学家布利丹的一个寓言故事:一头驴子发现两堆相距不远的草料,东边是一大堆干草料,西边是一小堆新鲜的嫩草。驴子在两堆草料之间犹豫不决,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最终因为无法做出选择而活活饿死。
“三思而后行”至少会产生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如果对过去的事情思虑过多,那么便容易困于过去而难以自拔,导致无法开展新的生活或事业;另一方面,如果对即将要做的事情思虑过多,那么便容易造成行动上的优柔寡断。
过度思考会导致“思考瘫痪”,即陷入反复的思考中而迟迟不行动。这种状态下,个人往往会因为害怕失败或无法做出决定而停滞不前,最终导致机会的丧失和时间的浪费。
在思考过程中,要学会识别关键节点,适时采取行动。过长时间的思考可能导致决策滞后,而过快的行动则可能导致错误的发生。找到一个恰当的时机,果断地采取行动,是实现平衡的关键。
会思考的人,不会让自己想得太多,行动力强的人,不会让自己一直处在等待的状态中。成功的人,一定是一个会思考敢于行动的人。
想太多的人,往往会在脑海中构建出无数个可能的问题和障碍,从而让自己陷入无尽的担忧之中。他们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各种应对方案,但最终却会发现,无论自己准备得多么充分,总会有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这种过度准备的行为,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更让人失去了行动的勇气和决心。
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我们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我们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只有通过提升执行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