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华莉老师为教师带来《案例诊断:青少年问题教育诊疗》课程,她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解决青少年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剖析了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科学的教育问诊方案,以具体生动的案例教给我们如何进行教育问诊,并且表现出强烈的教育自信:我是专业人员,学生问题,家长解决不了的,我来!我十分赞同华莉老师的观点。生病了找医生;停电了找电工;打官司找律师……专业的问题找专业人士,自然学生出了问题要找专业的老师进行教育问诊!
学生问题是指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学习、行为、心理等问题。在家庭里,主要表现在亲子沟通、品质和成长目标等方面;在学校里,主要表现在学习、行为和思想等方面。教师需要提高对孩子心理发展的保护,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意识,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
以往老师的思路用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约之以法这三种教育方式和思路,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与教育教学中,能起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但不可滥用、一刀切地使用。采用以上三种教育思路的教师,角色分别是鼓动家、道学先生和企业管理的话,那么,采用教育诊疗的方法才更像教育研究者。不管采用哪种教育方式,最基础的是,先看教育对象。连是什么病因都没检查出来,就乱开药,自然不能“对症下药”,更不能“因材施教”了。我们应该像医生那样有教育思维:要进行教育诊疗。学会教育诊疗, 老师遇到问题学生就再也不怕了。
案例
“问题生”案例诊疗
6岁中换了8个保姆
1.基本情况:
小冬 男 8岁
二年级
2.家庭情况
父 公务员 本科 对孩子教育基本不参与。
母 私立幼儿园园长 大专
姐姐 大学毕业 澳大利亚工作
小冬是母亲偷生的二胎,生完孩子后忙于幼儿园和辅导班管理,无暇照顾孩子,一岁前由姥姥照看,但是姥姥离世。后面请保姆照看,频换保姆,6年中换了8个。保姆文化水平低下,对孩子的教育没有什么统一的理念和方法。
3.成长经历
小冬一岁前照看他的姥姥去世,妈妈顾不上。6年间换8个保姆。
4.他人(自我)评价
小冬调皮捣乱,没有规则意识,所有任课老师反映的情况一致,上课不听讲,说话做小动作,不服管教。不会与同学相处,常动手打人。有一阶段偷同学的文具玩具,还撒谎!
5.典型事例
二年级下期期末考试,在学生签到名单上,把前面一个学生的名字用橡皮擦掉,写上shi(屎);
有将近一个月时间,屡屡不改,几乎天天偷拿同学的东西。
6.心灵档案
早期记忆
词语联想
画五项图和全家福。
7.确定问题
安全感诊断
建立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