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美学三境》
作者:王国维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说过,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事业和大学问的人,必须要经过三重境界的磨练:
其一是“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重境界,要树立长远的目标;
其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重境界,在无人问津之处发奋;
其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重境界,熬过了千山万水,才看得到累累硕果的喜悦。
作为学贯中西的集大成者,王国维在哲学、美学、教育和文学方面都很有造诣。《美学三境》是王国维的著作集,从哲学到美学,从古籍评注到《人间词话》,他向我们展示了中西方哲学和美育的不同。全书分为四编,分别是“人间嗜好,大美无言”、“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翰墨丹青,古雅神韵”、“蓦然回首,灯火阑珊”。
关于哲学,王国维考究后发现,我们并没有纯粹的哲学,而是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融合。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先秦诸子百家,都是有政治抱负的大政治家。而真正的哲学却是宇宙人生和真理。
王国维研究西方哲学,主要人物有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德国哲学家汗德、叔本华和尼采。并且,把叔本华“无欲之我”的观点和孔子“安而行之”进行比较。
关于美学,王国维认为一切之美形式之美。无论是有形的建筑、雕刻、音乐,还是戏曲、小说方面的文章,亦或古雅艺术形式之美。其实,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缺少的恰恰是发现美的眼睛,雨过天晴的彩虹,夕阳西下的落日,星光灿烂的夜空,万事万物都有无形和有形之美。
天然之美,我即宇宙。关于美育,《论语》中提及“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寓教于乐,诗乐外,天然之美,光风霁月,磅礴万物,要有审美的雅致和雅情。
在本书第四编“蓦然回首,灯火阑珊”部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词有境界,有造境和写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由此,王国维的美学三境,一言以蔽之,即是自然之境、无我之境、有我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