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怀孕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开年如此的诡异,但对我而言,2020年也给我了极大地惊喜,2月4日从朝阳返回上海,回到上海总是觉得蔫蔫的,一开始以为是每天晚上工作到十二点,睡得太晚导致的。连续好几天早上起来都有些恶心;我心里有点想,该不会是怀孕了吧;因为大姨妈周期也快到了,就想着等两天再看看;2月10日,我去楼下超市买了一盒避孕棒,准备第二天使用;结果2月11日发现有褐色分泌物,我误以为是大姨妈快来得前兆;结果到了2月12日早上起来,大姨妈并没有如期而至,赶紧拿出避孕棒做了测试,发现果然是中了。此时心情,颇为忐忑,一方面开心,毕竟叶酸已经吃了一段时间,在为备孕做准;另一方面,当时疫情还是颇为紧张,去医院都还是很麻烦的事情。我赶快把消息分享给了李小胖,李小胖本来晕乎乎的犯困,顿时清醒,立马起来说,我们要准备点什么事情吧。
1.确认怀孕
第一步,先去医院做一个B超,确认你是真的怀孕了,避孕棒的检测是存在一定误差的,一定要去医院做B超或者验血,确认自己怀孕。
2、告知家人
添丁进口是家里的喜事,如果你确认自己怀孕了,第一时间告知自己父母和公公婆婆,让他们也做好迎接新生命的心理准备。如果你跟双方父母距离比较远,这个时候就可以双方父母商量,到时谁来照顾你的问题;我们跟双方父母均不在一个城市,按照我们之前的计划,会有我婆婆来照顾我。因此我们协商好,到6个月的时候,请婆婆到上海来,在孕后期帮忙照顾我,可以帮忙做饭、做做家务,以及孕后期的产检陪同。毕竟男家属也要上班,每次产检陪同也不现实,有了婆婆或者妈妈陪同会好很多。
3.建小卡
在做完第一次B超检查之后,拿到了确定怀孕的B超单子;这时候就需要去找社区居委会了解建小卡的流程。尤其是在上海、北京一线的外地人,由于户籍不在本地,需要提前去了解建小卡所需资料,以便提前准备。一般发现自己怀孕时候都在5-6周,12周时可以建小卡;因此,6-12周,与当地居委会沟通好办小卡的资料、细节。
4.筛选产检医院和生产医院
在选择产检医院的时候,我们几乎毫无争议的选择距离我们最近的CH医院;虽然CH的妇科医院一般,但距离近;我们的考虑如下:第一,三甲公立医院;第二,距离一定要近,距离CH是3公里不到的路程,非常方便(很多生产过的姐姐都说,孕后期人比较累,如果每次产检舟车劳顿很辛苦);第三,医院综合类全,如果日常检查中遇到其他问题,其他门诊去挂号检查也很方便。举例子,我在第一次产检时,产科医生发现甲状腺的2个指标有点高,叫我去内分泌科去看,很方便能挂到专家号。
当然也有很多孕妈妈会选择私立医院,私立医院确实服务、环境各方面都很好,如果你对产检过程要求比较高,可以选择私立医院;但如果你是高危产妇,在怀孕期间有其他的一些病症,建议你还是选择综合性公立医院;因为大多数的产科私立医院,只有妇产科医生,没有配备全面的综合类医生,高危产妇需要特殊关注,最好在综合性公立医院,以备不时之需;
孕期准备
当我们发现怀孕之后,立马去把之前买的备孕书籍、孕期书籍等拿出来了,打算把怀孕作为一件重要的事情准备。
1.饮食方面
首先在饮食方面,我们针对孕期的要求,对饮食做了重新的梳理,要求每天饮食必须安全、新鲜、种类丰富,维生素、蛋白质都要包含,我们对于外部摄入的维生素制剂都比较排斥,认为最好是从食物中摄取,实在不足的情况下,再考虑外部摄入。
前三个月,胎儿很小,在此期间不需要大补,但一定要改变你的饮食结构,以多维生素和高蛋白为主,戒掉高碳水,而且在整个孕期期间,都要尽量避免高碳水。
早餐:每日坚果1包、无添加酸奶1杯(最好是纯牛奶,但因为我喝不下纯牛奶,才选了优质的无添加酸奶)、包子2个、水煮蛋1枚;
午餐:在3月23日之前,由于疫情影响,居家办公阶段,我都是在家办公,尽量保证每顿饭少量碳水、蛋白质和维生素类多一些;3月23日之后,开始正式复工,叫外卖或出去吃;选择干净、菜品丰富的饭馆,不吃合成肉类、如丸子之类的;不吃或少吃过度加工的肉类,如油炸肉类等。
PS,如果你超过了30岁怀孕的,在饮食方面一定要多加注意,不是传统的大补;但一定要保证日常营养均衡;我日常的饮食还算比较健康,一直都是荤素搭配;但我还是有意识做了很多调整;
首先,是鸡蛋,多以水煮蛋补充为主。虽说柴鸡蛋、草鸡蛋的营养价值差不多,但口感差别很大,我特意在盒马、叮咚买菜及市场上尝了不同的鸡蛋,找到最喜欢的口感。
其次,我个人很喜欢牛排,所以我怀孕之后,为了能保障优质肉类的补充,在盒马选购进口牛排,口感好、营养足,但在烹饪上一定要全熟;
再次,鱼虾类,一定要补充足量,如果你是日常上班族,平时比较忙,没办法及时购买新鲜的,那么可以多选购一些品质好的虾仁在家里,平时做面条、炒菜随时都可以用得上,虾仁炒各种都可以;周末可以再去市场选购新鲜虾,做顿白灼虾,完美。
最后,不要忘了深海鱼的摄入,深海鱼推荐鳕鱼,烹制简单,煎一煎即可。但鳕鱼有不少踩坑的,建议去盒马或生鲜超市去采购。
2、营养品要不要吃
建议在怀孕前期就去生殖中心做相关检查,如果你缺乏相关维生素,首先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去补充;如果你真的特别缺乏某种维生素,可以适当的补一些。
饮食习惯不要跟怀孕前差别太大,有些孕妈妈怀孕了,觉得要大补特补,开始摄入很多以往自己都吃的食物或者补品,其实没有太大必要;我们只需要在原来饮食基础上,调整为健康的饮食结构即可。通俗来说,就是荤素搭配,有肉有菜、有蛋有肉、有鱼有虾;贫血就多吃点动物肝脏、缺钙多喝牛奶,缺维生素,多吃多样化蔬菜和水果。
燕窝要不要吃,我看过很多科普,所有的科普都告诉我们,燕窝没有想象的那么有营养;觉得吃的人大概也是图个心里安慰吧。土豪请随意;如果家庭条件一般,量力而行;但如果要吃,一定要吃优质的燕窝,目前市面上很多都是刷胶、碎燕粘成整盏,这样的低品质燕窝,吃了可能会有其他副作用。
DHA吃不吃,同样的,看过很多医生科普,没有实际数据能证明DHA宝宝会更聪明;但有研究发现,沿海地区的幼儿会比内陆地区的幼儿智力发育更好,所以医生建议是,适当多吃深海鱼,深海鱼推荐鳕鱼居多。
3、运动
对于运动,我实在没有太多发言权,因为我孕前运动也做得不多,最擅长的就是散步。如果你有健身的爱好,可以在孕期第四个月开始,前三个月由于胎儿不稳定,尽量减少运动,可以适当散步活动。从4个月-7个月之间,是孕中期,也是孕妈妈较为舒服的时间,可以开启运动。
如果你和我一样,都是对运动类不太熟悉的话,可以增加散步量,我每天走路平均在1.3W步,锻炼体力及为顺产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