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树丽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第五模块讲Museum,这个模块的设计我是以rules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思维力。
但是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学情,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否则老师的教学设计再好,如果学生参与不到课堂上来,那这堂课就失去了它原本应该有的价值。
我最常用的方法是四个大组进行PK,利用学生的争强好胜心来服务于我的教学,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既不能让某一组得分过高,又不能让某一组得分超低,各组之间必须有个小差距存在,这样也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既然是PK,我最希望调动的是后几排学生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我喜欢规则,所以任何活动都必须有活动规则,我们必须按照规则做事,这也是提醒学生要有规则意识,并用规则约束自己。
比如,我规定每大组前三排回答问题,答对一道加一分,而后三排答对一题可以加三分,这样的倾就是一种引导,前面的学生会把机会给后三排的学生,而且会不遗余力去指导他们。
当然对于后排的学生回答不上来,也没有关系,他们可以向前三排求助,但求助只能给2分,即便如此,前三排的学生也会把机会给后三排,毕竟他们回答会比自己多上一分。
这样的PK模式适合课文翻译,或者小组讲题。以前我让组长给组员讲题的时候,组长总是嫌弃组员,他们不愿意付出,但是换一种方式,组长就不遗余力地付出。
当然也有老师提出,班上有些学生如果就是不愿意参加怎么办?这个不用担心,我会在课堂上设立每组最后一排或第某排的“抽奖”送分活动,这相当于发了“福利”,如果我选到某一个学生,他不愿参加或不想参加,我们会发现整个组的成员都会对他表达愤怒或不满。
我们做老师的必须知道一些常识,那就是学生可能不在乎老师怎么看自己,或者怎么说,但是他们非常在意自己在同学中的位置和评价,所以我们只需要利用舆论的力量来约束,我们不用担心他们不参与。
当然我们可能也会担心,学生基础差,他们不会怎么办?比如我今天讲第二单元的阅读语篇,我设置了“快手”环节,针对文本中出现的生单词,我让学生猜词意,可能学生猜不出来,这时候他们可以去查这个单词,而查单词拼的是手速,这个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不是难事,拼的就是速度。
当然我也会额外增加一些常识,比如讲到noisy这个单词,我会让学生从语文古诗词中想一句和“吵闹”有关的诗词,班上语文好的学生,会说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整个小组比赛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我们觉得哪一组得分高了,我们可以减少他们答题的机会,力争保持平衡,当然比赛肯定有高低,但一切要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我今天两个班学生都是用这样的模式上课,班上没有一个孩子睡觉,因为睡觉是要扣小组的分数,所以不是不想睡,而是不敢睡。
不睡觉是有奖励的,比如我们班的睡神,平时“千呼百唤睡不醒”,今天他的同桌死死盯着他,大有睡觉就要挨揍的架势,所以他一节课都没有机会睡觉,指这是很难得的一件事,自然我会因为他没有睡,奖励他们组三分。
得了奖励的他自然更不会睡觉,所以这个奖励也是引领,我们不要吝啬我的手中的分数,大胆去奖励给孩子们,其实孩子们要的只是一个确认,他们对奖品或奖励并不在意。
孩子们的努力是需要被看见的,我们不仅要把得分排名让孩子们看见,我们更要让挑战成功的组让大家看见。
我通常的做法是给孩子们拍照片庆祝,然后把这些照片发到班级群里面,让家长看见,让孩子们的努力被正向确认。
我们必须知道兴趣这个单词是interest,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被学科吸引,觉得非常interesting,但慢慢的,学生会把这个单词转化,从interesting变成interested,这个由外向内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是学生最大的兴趣,如何提升课堂参与率,让课堂更有趣味性,这是我们的专业素养。
所以语言的作用不仅仅是灌输,更重要的是点燃与照亮。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