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继续在深耕心理学的学研究之中,越来越了解到,越是接近潜意识的东西,便是越是心灵归处的点。潜意识越明显,就越容易揭露感情最真实的那一面。
就拿我们心理学导师和我们聊起的,“认知也就是最表层层面的东西,而那情绪波动点有情绪才是一个人最在乎的地方。”
一个人每天都是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遇到一些问题了,感觉像是铜墙铁壁一样,自我感觉是“我能行啊,没啥问题的呀。”“好像这样子做,其实也是可以,嗯”,“解决好了嘛!你看!”
对待自己的项目也好,工作也好,其实都是一个人去真枪实弹地去干下去。
在亲密关系里,却也总是想着自己要去为对方去兜底,对方一有事情,就是持续性地去为对方付出。哪怕是对方自己的事情,他能做到的,却也会为对方去做。在两段关系里,怎么活也是活不到小孩的样子,甚至对方都基本上不会去把你当个小孩来看,毫无疑问,来访者在对方眼里,他就是那个能扛事儿的成年人。
哪怕是对方也算是个很信任你的人,但来访者依然是坚信自己是那个最信任自己的人。最踏实,且也是最让自己舒服的人,依然是那个坚定的自己。
因为,在来访者心里,他是理智的,理性的。当然,他有情感的那一面,但真心话,不多。
在聊及他与相处的时候,女儿是在读研究生参加工作,遇到工作上的问题,也是对应地很理性的告诉她该怎么样解决工作上的问题。处理女儿工作问题他也很理智。很多生活上的大问题解决上,他都很理智,几乎没有其他的情感透入出来。
理性占据了来访者生活中的80%,而最后仅有的20%来自于微乎其微的情感。
这感性的背后,其实是背后不知名的恐惧,不安全感,还有很多是来自其他的痛苦成分在内。因为有不确定性,情感就已经像是被隔离出来,身体躯体上是自动隔离出来了。
情感释放出来,就像是一道电流被流通后的畅快淋漓,会让自己的身心得以全部舒畅起来。
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性,整个人才会有鲜活的力量,是完整的,是协调的。诚然,人拥有理性与感性结合融入在一起,也能活出丰富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