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主题的第二周已经结束了,有了上周对我的家的认识,本周幼儿对搭建“我的家”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上周,通过对孩子们指导,以及我们的交流讨论,孩子们了解了在搭建“我的家”时,首先应该做的第一步便是把“我的家”围起来,有了整体,再去细分局部,上周我教孩子们如何细分局部,家里有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等,那么如何分出来呢,用积木把要搭建的房间先分隔开来,分出来卧室,厨房,客厅,卫生间等。分出这些房间后,再引导幼儿通过分工合作,搭建不同房间的细节部分。
针对小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我们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片或视频、形象的绘本图书帮助孩子们了解“我的家里有什么?每个区域具体细化出来都有什么家具?”。
一、图片、视频是孩子基本的认知方式
我搜集了关于我的家的图片、视频,帮助孩子们了解了每个房间都有什么家具,请孩子们来观察观察,说一说。
二、搭建前帮助幼儿明确搭建区域,做好分工
小班孩子“自主计划”的能力比较弱,所以我在搭建前,都会把孩子聚在一起,询问一下他们想要搭建什么房间,然后告诉他们先要围拢出我们的家,再在家里分出小房间来进行搭建。
在他们分出来后,有的就停住了不知如何是好,我会过去询问他遇到了什么难题。
葛瑞诚:老师我搭建的是卫生间,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再继续搭建了。
我:瑞诚你来说一说卫生间里有什么呀?
瑞诚:有洗手池,马桶,浴池。
我:我们一个一个来吧,先搭一个洗手池,怎么搭?我们需要拿出来圆柱体和长木板,四个圆柱搭成底,然后长木板围拢,用手拉手的方法,一直往上搭,这样水池就搭好了。
瑞诚开始了尝试,最后水池完成,但是水龙头怎么办呢,我拿来了小长方体还有一个共性积木,连起来,水龙头就搭好了。
在之后的讲评环节,我也邀请瑞诚一起来到前面,共同示范了洗手池是如何搭建的。小朋友们都睁大了眼睛看的很认真,也准备在第二天的搭建区大展身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