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文中之道 感受文中之雅
——《囊萤夜读》教学反思
乐平市第十一小学 康海燕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地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要传承民族文化的瑰宝,孩子们从小就要学好文言文。但文言文毕竟离我们的生活较远,教法不可能和现代文教法等同,怎样的文言文教学才能更深入孩子们的心灵呢?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 重视诵读
文言文的学习要以读为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贯彻“读”,为此我准备了“四读”。
一读,读通。使学生能读准字音,解决字词障碍。
二读,读懂。能够了解文章大意。
三读,读细。理解课文重点内容。
四读,读出味儿。初步感悟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
其中,读懂和读细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读出语言的味儿,读出故事的味儿就是难点了。
在读通部分,我让学生练习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朗读文言文,既要注意标点符号之间的停顿,也要注意句子间的停顿,尝试断句。通过范读、听读、跟读、引读、自由练读、齐读等方式,使学生逐步恰当处理长句的适当停顿。根据对意思的理解,确定怎样停顿,指导孩子们读出韵味。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采取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味文中之情,读中想象文中之景,读中感悟文中之道,学生再读课文,在读中进一步感知每句话的意思。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祖国古代汉语的神韵。
二、授之以渔
要学好文言文,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理解词语是关键。本堂课,我重点教给孩子们运用看注释、看插图、想画面、扩词法的方法,理解课文每句话的意思。如“倦”是疲倦的意思,“贫”是贫穷的意思,“博学”是知识渊博、学问广博的意思,这些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基本一致,学生通过扩词法,体会到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共通之处,进而理解了文言文。
在感悟中,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对课文进行正确、清楚、连贯地表达,能由故事内容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并结合自身实际谈体验和感受,他们有的说“我读到了一个刻苦学习的车胤”,有的说“我读到了一个勤奋好学的车胤”,还有的说“我读到了一个坚持不懈的车胤”……
三、以生为本
可以说整节课,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我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营造了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注释,自主理解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意思。在讨论中学生也体会到了古人热爱读书的精神以及锲而不舍做事的精神。
不足之处
1.课题中的“囊萤夜读”和课文第二句中的“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互为解释,但“囊”一个作名词用,一个作动词解释,需要让学生来对比理解。 “囊萤夜读”这个故事,从古至今,在《三字经》、《晋书》等不少古籍中都有提到,在教学中也提到了这些出处,需要以一定时间顺序来讲,就更为清楚。
2.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理解文章的意思,能够领会文章的主旨,有所收获,但是一些学困生理解文言文有些困难,不能参与到小组讨论领会文章主旨的学习中,不能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收获不大。
改进措施
以后如果再上这节课,借助注释,“四读”课文依然让学生读懂课文,小组讨论文章主旨。对于学困生不理解文章主旨的问题,我让学生讲故事,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囊萤夜读》的故事给大家讲出来,让学生更直观地领会文章的主旨,爱上学习文言文。
在文言文教学中,授学生以“渔”,使其乐学、会学。感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