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的力量》读书笔记DAY 5
读者:bwx120
日期:2021.5.5
页码:P116-P153
收获:性爱可以想象出来的、最有力的体现连接的方式。即一种既能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同时知道他人也能理解我们内 心体验的状态。触及灵魂是我们在包括性爱在内的所有亲密关系中都要找寻的东西。终极亲密感是两个内心和两个灵魂合而为一。如何把我们从表层连接带到 对一个人的完全接纳,包括一个人的不完美及其所有的方面,在拥抱他人的时候,也会指引我们接纳自己,接纳我们所有的局限和不足。共情我们可以学会如何深深地、真正地彼此相爱。然后我们会发现,我们对幸福的找寻中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个真实的人,而不是那个正确的人。
在每一段人际关系中,我们都会经历亲密感的不同阶段,我们经常会在不同的阶段 之间弹来跳去。第一个阶段是理想化阶段,那时的我们痴迷颠倒地坠入爱河,被爱蒙蔽了双眼,用各种变形的方式来看待生活;第二个阶段是 两极化,这时我们从任何事情都是“十全十美,正合我意”的想法走到相 反的方向上,变得专注于他人的小瑕疵和小缺点,从两极化阶段,我们经常会掉头转向,直接又回到理想化阶段,再开始重新来过;或者我们会留在这条狂风大作的路上,在坑洼起伏的路 面上奋力前行,希望最终能走上一条坦途。因为有了耐心、投入、客观 和最重要的共情,我们才能进入到第三个阶段——整合。当我们的视野 能扩展到涵盖整个画面时,我们就能看到对方的整体,既包括“好”的部 分,也包括“坏”的部分。我们会学着去看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而放下 那些其实无关紧要的部分。
共情能够如实地、不加扭曲地看到这个世界本来样子的 能力。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希·弗洛姆《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ing )中也强调了客观性在爱一个人的行 为中所处的中心地位。我必须客观地去认识对方和自己,以便使自己能够看到对方的现实状态或者能够克服幻想、克服我想象中的被歪曲了的他的图像。我只有客观地认识一个人,才能在恋爱关系中了解他的真正本质。
心理学家把这种将注意力 只集中在自己身上的行为叫作自恋,它让人无法把对方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人。对方的意义也只在于其能给予我什么。这个世界就只缩减为被爱的需要。而共情则体现为我们很想去更多、更深入地认识 我们自己,以及他人现在的样子和随着时间将要变成的样子。 我将被过多的需求所驱使的爱称作图像之爱(image love)。这种 爱其实是想象出来的,因为我们是爱上了一个图像,而不是真人,这种爱开始时能让我们感觉很舒服,因为图像都是没有缺点、没有瑕疵的,而真人则注定是不完美的。所以,图像之爱让我们不要走得太近,这样我们就可以不用看到他人身上的不完美(或者不用承认我们自己的不完美)。如果陷在这个阶段里,我们注定会失望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会发现,没有人能够真的活成那个理想的图像——我们有人长了瘊子,有人会有粉刺,有人脚趾上有脚气,有人牙齿有缝隙;我们还有一些烦人的习惯,比如笑的时候鼻子出气,睡觉时打呼噜,嘴里翻嚼着口香糖或者喝汤时声音太大……最后我们也会对自己很失望。 我们为自己创建出的理想化图像能把我们带回到我称之为犯罪现场 的地方——我们过去尚未解决的、现在还持续缠绕着我们的那些秘密。 当我们用共情来指导与孩子的互动时,他们就会知 道一次不佳的表现不会影响到我们对他们这个人的尊重,也不会改变我 们对他们的爱。 即使是心理最健康的人也会背负着他们的过去,只有共情能让我们觉察到过去的影响,能引导我们的认知,帮助我们看到我们的过去在哪些地方还在继续指挥着现在。 理想的图像是想象出来的产物,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我们只有在 愿意把他人看成是他们本来的样子、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人时,才能够体 验到真正的亲密感。
现实情况的介入会让我们构建的图像出现裂痕。突然间,我们看到 了在理想化阶段中被忽略的那些不完美之处。在视野变清晰之后,我们就看到了伴侣身上那些恼人的习惯、身体上的缺点和情绪上的不足 。当我们花了很大力气构建出来的理想图像开始出现裂痕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总是仓促地做出评判,并对问题进行泛化处理。关系中的两极化阶段可能是很动荡、很没有方向的。但是,如果用 共情来指引方向,我们就能学会如何接受这些新的事实,并敢于承认每 个人都有弱点和瑕疵。认识到这点后,我们将会面临挑战,因为我们要 理清双方的不足,认清我们能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东西,然后决定自己 愿意把多少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改变和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共情的时候,我们只会尽力保持现状,忍受着颠簸的行程,却不太知道我们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极化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泛化、非黑即白现象和投射。共情并不意味着每件事情都能得到最佳的解决方案,但是经历了这 个过程,你才不会把这个世界的复杂性进行笼统的泛化处理。因为共情总是想知道在这个特定的时 刻,这个特定的人或这个特定的情境里的具体情况,而不是普遍性情 况。共情会提醒我们,并没有所谓的“典型的男人”或“典型的女人”。每 个人都是一个特例,不能归纳为某种规律。 但是当我们承受压力时、感到疲惫、觉得困惑或者不知所措时,就 容易把事情泛化处理。因为把事情都同化考虑能让我们感觉更容易一 些,这样就不用花那么多力气去了解具体情况了。共情要求找出全部的事实。不够全面的事实只能呈现出画面内容的一部分,只能触及事实的表层。人们都渴求一种深层的连接(我们称之为亲密感),实现我们的内心和心灵的自由融合。只有在这种深度的连 接下,我们才能感觉到自己这个人被理解了,我们的整个人都真正地被 爱着,包括我们的瘊子、伤痕、瑕疵和所有的东西。非黑即白的行为把世界简化为黑或者白两种情况,共情总是游走于灰色地带,它的模糊性决定了它能考虑人的复 杂之处——我们既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在共情的世界里,永远都会给真实生活中复杂多样的可能性留有余地。共情能让我们敞开心扉,厘清各种相互冲突的感受。略具讽刺意味的是,这样做的最后结果却是让情况更加清晰。当我们能接受这个事实,即这个世界和其中的所有人——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都不是非黑即白的,那我们就能放下那些固定的认知,进入到与他人之间更流动、更灵活、更具互动性的关系当中。 我们要意识到把人进行分门别类是错误的,而应该把每个人都看作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通过这种方式以及很多其他的方式,共情能产生对差异的包容——也就是能扩展自己的世界以容纳不止一种视角——的能力。 认识自己的历程也是建立亲密关系过程中最核心的一个内容。摔倒后再站起来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共情则建议我们掸掸身上的灰尘继续前行,去寻找一个平衡点,在那里我们既能接纳我们现在的样子(所有的事情都混杂在一起),也能接纳我们想成为的那个样子(仍然很混杂,不知为何却更舒服了 ) 如果我们能谦卑地接纳那个 不完美的(却是真实的)自我形象,我们也就能学会如何接纳他人的不 完美。谦卑会让人更包容。我们能接纳自己的冲突和复杂本性,也就能 接纳他人的既类似但又有所不同的混杂状况。 共情需要有灵活性。这就是投射——在他人身上看到了你不想在自己身上看到的一些想 法、情绪和行为。我们在投射的时候,是试图否认或拒绝自己身上的某些部分,把这些不想要的东西强加在他人身上。 所以 我就要投射,即拿起我的问题,把它们都贴在你身上,然后责怪你让我 的生活变得如此艰难。 图像之爱和投射都是试图想让自己感觉更轻松一些。 但是,这两 种方法都有后患,因为它们都让我们更远离事实,远离我们自己,也远 离我们在乎的人。我们把别人理想化,是因为我们自己想被理想化;我 们把自己的感受投射给别人,是因为那些感受与我们给自己创建出来的 图像不符。只有通过共情,我们才能直视那面破裂的镜子,学会接纳不完美的他人和不完美的自己;只有通过共情,我们才能确认,镜中的反射只是我们的一部分而不是我们的全部;只有通过共情,我们才能坚持去付出能量和努力,把这个图像变得与事实相符。一个人逐渐感觉到评价的核心在他自己身上。他越来越不用去在乎 他人是否同意,去他人那里找应该达到的标准,让他人代替自己做决定或选择 。真实坦然地表达自己就意味着要去拥抱那些我们自己都恨不得马上想要切除或忽略的部分。 在认识到我们自己的不完美的过程中,共情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走出两极化阶段的道路。因为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够有所改进,那就不得不承认他人也可以继续努力。这个持续不断地认识自己、认识对方的过程,是所有的健康关系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共情会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是谁,我们又是如何(不完美地)与他人产生连接的。这个理解、接纳和做出改变的过程做起来并不容易。 直面自己的错误是这个过程的第一步。采取行动去改变可以被改变 的部分是第二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如果我们习惯于责怪他人、说谎、 欺骗、不好好倾听他人或者做事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仅仅意识到我们的 这些不完美还不够,我们必须要去做出改变。这些不完美会是我们行动 的根源,我们成长的动力。只有接受了我们有待进步这一理念,我们才 能进入到那种成熟的、能随时调整的,也能实现自我转变的爱的最终阶 段——整合。
整合之爱(integrated love)是我们所渴求的爱,因为只有这种爱才 能够填补我们内在的空洞。在关系的理想化阶段,我们希望并祈祷那个理想的对方会填补这些空洞;到了两极化阶段,我们意识到(经常是伴随着痛苦的嚎叫)对方也不是那么理想,而且他们还有自己的空洞要填;在整合阶段,我们就会通过坦诚的互动、符合现实的预期和对彼此独特性的真心尊重,来努力促进彼此的成长。 整合之爱是相互共情的产物,这个过程既需要有融合的意愿,也需要有分离的能力。你会全心全意地进入到对方的感受中,但也要经常回到自我当中。 共情 会坚持认为尊重是每一段关系的基础。 多去倾听,而不是想当然地以为你知道对方所想。 这里重要的是相互依赖性。我们是分开的,在自己的皮肤里面舒服 地待着。但我们知道我们会再成为一体,知道我们还会再聚到一起,这 让我们可以容忍并享受着我们分开的时间。记得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关系 中存在的共情,这让我们在独处时也感觉到舒适和安全。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识别出他人的情绪,让我们接收到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仔细倾听他 人说出的话语也要留意言语间的沉默,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 作,安抚自我,学着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些共情的行为就是友 情、亲密关系和爱的基本元件。
共情能给我们所需的洞察和信息,以理解他人的需要,分享他们的 悲伤之深、喜悦之强。如果没有共情所赋予的相互理解和积极参与,爱就只是一个没有意义的简单词汇。共情,让爱有了高度、分量和平衡;共情是爱的血与肉,是它跳动的心脏,是它求索的灵魂。共情让爱成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