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教育 引论

一,对抗孤独症的过程是长跑,走出孤独的航道:

1.社会性是1;语言,行为情绪认知交往是0

社会性在前,以社会性为基础前提的1.后面的0才有意义。

2.为了孩子多学一门专业,水涨船高,家长是水,水高了孩子才能有更广阔的空间。

3,跳起来,够得着。抬抬脚够得到的目标,家长孩子有适当的压力才会有动力。

4.在生活中训练,在训练中生活。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家长是最好的老师。

生活教育主旋律:创设机会——启发动机——解决问题——自然强化——总结升华。

5.智商诚可贵,情商价更高,

6.把需求还给孩子,才能更好的学习语言。

7.先学会买面包。

8.请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

9.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控制。

二,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是社会化

1.学会知识技能,实现生活自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2.遵守社会规则,行为规范。

3.自我认知,理解自己与别人的关系。

三,1孤独症是先天大脑神经损伤造成的,我们现在能做的从“外向内”通过早期塑造大脑,让孩子社会化逐渐走向康复。

2.家长是主角,在生活中解决问题是最好的训练,

3.孩子最缺发的是社会性。社会性是指:就是个体与人交往中,能够按照社会规范来建立恰当得人际关系。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技能的形成是人与物的关系。社会性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关系。

4.社会性教育的精髓:在实际生活中让孩子遇到问题。然后辅助孩子解决问题,不是包办替代。孩子解决问题,通过生活中的反反复复,日积月累,来使其达到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5.社会性教育教什么?

社会功能:安全居家,生活自理,情感培养,情绪表达,社会活动,行为规范,人际关系,自我意识

智力开发:培养思维,学科知识,社会认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