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的研修在冯教授富有诗意的开场中拉开帷幕。也许是长期以来对读写结合兴趣使然,也许是冯教授紧贴受众教师的站位,一开场就被她紧紧吸引!
一、读写共生的认知和理解
首先,冯教授从“读写共生的认知和理解”深入浅出地解读了“读写共生”的几个层次的认知,从传统的读写认知到真正意义的读写共生;从课堂的具体操作到高深的理论引领;从名师案例到内涵解读。冯教授引导我们向读写结合最高境界——“读写共生”漫溯。
也让我第一次对“读写共生”有了明晰认识:读写共生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融入“写”的积极因子,在写作活动中发挥“读”的引导效应,从而使读与写相互介入,互促共进。从而也理清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读”为“写”聚集材料、酝酿思想、提供借鉴、激活欲望;“写”推进阅读深度、引发阅读拓展、表达阅读收获、检阅阅读效果。读写真正成为以问题和观点为中心的积极的言语实践。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与口语训练教学之间的联系相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起来,要善于将“读写”“说写”结合起来使其二者相互促进。”
这些具体的要求是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明确导向,但我们传统的教学总是把读和写单列或者零碎化进行。实际上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在实践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边读边写,读写结合,因为只有在表达中才学会表达,在阅读中才学会阅读。对学生而言表达力包括: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把所阅读和所思考的东西清晰的表达出来,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第二迁移能力——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用于不同的情境和变式之中,解决各种相关的问题。第三设计创新能力——把所学的东西转化为作品、方案的能力。
学生的这一系列能力不是我们教师教出来的,是在具体的、真实的情景中的训练出来的。
所以“读写共生”应该是我们用好、用活统编教材的最好路径。统编教材,有关读写结合方面的活动设计有40多个,我们只要只要在教学中融入读写结合,按照编者意图有计划、有步骤地、扎扎实实搞好课堂教学,就能够达成以上三种能力的训练目标。
读是基础前提,是输入的过程;写,是在读的基础上的一个输出的过程。首先要鼓励督促多读书,大量读,读好书,有了丰富的知识积累,生活文化沉淀,下一步的写才能够输出有价值的鲜活的内容。
所以,再也不要把教材中的这些设计当成花絮 、当成摆设,要深入研究教材编写体系,发挥集体的智慧,系统设计教学活动,这也是学业评价改革的需要,更是学生素养提升的刚需。
二、读写共生理念下的教学变革
接下来冯教授从黄厚江老师的课例讲起,为我们教学中实际操作提供了有力的抓手。通过这具体细致的讲解,让我们对教了很多年的传统课文《孔乙己》有了新的解读。四个教学活动,以读写共生活动为主,描写外形、补写、续写三个活动逐层深入,很有训练梯度。
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细节描写的能力,所以在这么一个过程中,应该深层的思维。我们看到有大量的生成,是学生基于从文本获取的信息进行重构和再创造。关于“手”的那段文字,应该是能够让文章更加丰富和鲜活。是阅读的延续和深入,又与小说局部的读相互映衬,相互印证,在这个过程中有关的文字要能够找得出来,一个是在观、看客种种的猜想和看客们各类人员对他的这种议论,从这个议论文字中来还原,或者你去想象,它可能是一个怎样的死的场景,所以在这里面读还是基础,写是拓展,读是一个初步理解,写是深入的体悟,所以这样的读写结合活动串起了小说的背景,这个背景有文本类的背景,也有当时的社会生活情景的背景。以及批判现实意义,人物命运,人物悲剧根源等诸多要素,来欣赏增长的小说文本阅读的空间。所以从这里面来看看三个写的活动是层层深入。同时都指向教学目标,扣着教学目标来设计。
黄厚江老师设计的这一堂课,完全避免了这种传统的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完全避免了只让学生听讲、记笔记。教学追求就是让学生读懂文本,内容读懂就是文本呈现的人物形象,以及它的主题意义,这是知识或者基本技能层面的教学目标的追求。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没有过多的分析与讲解,而更多的是学生在活动,学生在读,带着问题读,读完之后再思考,读思之后,围绕问题、围绕任务来进行结构化的表达,最后来进行分享。这种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发生了改变,内容取舍发生了改变,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等等,所以我看到要实现这样的教学变革,需要我们怎么做?
这个案例带给我的启示,我想首先就是理念要改变。要在课堂中真正实现读写共生。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教的理念,我们的教学定义就应该由知识、学科走向学生素养。有了这样的转变,那么这样一个理念落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具体而言,表现为要从“教课文”转向“用课文教”;从“以教为中心”转化“为学为中心”;从“答问式”教学转向“任务驱动式教学”。
一般来说我们传统教学可能更多想到的是老师怎么教,我如何教我设计怎样的问题,怎样的环节,怎样的支架,如何按照我的预测顺畅的把这一节课上完,这是以教为中心,以学为中心考虑到的是我如何教学生。一对比我们就知道了,以前可能会是一节课我教过了,甚至有的课也教得比较顺畅,我也教好了。但是学生是否经历了真实深刻而完整的学习过程?学生自己是否整堂课沉浸其中?是否归还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我们由最开始的满堂灌,然后就是启发式启发式教学,整堂课就是学生在答老师的问题,一个个问题就是一个个笼子,一个个笼子装好的,寻找着学生就往你预设的笼子里面钻,而没有经历真实情境下的真实积极的言语实践,所以就是要回到这种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要实现这三个转变还要从自己的教学中慢慢实践,在转变中体会转变的神奇课堂效果。
冯教授还强调更新知识,深刻认识读与写的内涵与关系。并从新闻教学的读写共生课例,解读如何用任务驱动撬动读写教学。要求一节课要注意瘦身,精选最核心的知识、最关键的能力来教。这样学习活动的设计就会体现出:情景化、任务化、结构化的特点。
内容组织改变传统以知识的形式为任务驱动的方式。
惊叹她对名师课例的深度剖析,平日观看优秀课例也只停留在赞叹课例设计的新颖独特层面,没有、也看不出设计背后的理论支撑。这应该是作为我最应该反思的!
最后要警惕“一些了之”的现象。
不要刻意追求课堂的饱满,要体现“以少胜多”的优势,让学生经历真实、完整的学习,没有这个过程,就没有真实的表达;要对学生的写,要及时反馈、展评、发表(呈现给学生、家长)、加工处理。引导学生从积累性写作到学习性写作到评价性写作再到探究性写作,从而实现学生从语言积累鉴赏能力再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提升。
半天的学习,有太多的收获。仰望教授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解读、更惊叹她紧贴学生本位和课堂教学的实施,把脉读写共生教学的最本真的律动,用教学变革推动课堂教学的真实、高效。回归现实又如何将这样的理念落地自己的教育教学则是应该深入思考的,学习虽结束,思考和实践才刚刚开始······
就这样开启为期半个月的研修活动吧!在学习中收获:每日坚持学习,落实学习任务,聆听专家讲座,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拓宽教学思路;在研修中成长:博学广闻,提升自我;在共享中进步:主动分享胜过记整本笔记。及时记录自己的所学所思,打开心门,主动分享。用心进行网络研修,我坚信: 我研修、我进步、我快乐!
感谢湖南师范大学搭建的平台,让我们这群可亲的河南老乡有机会与全国名师相聚云端,“教”坛细语,“研”路情长。让我们携手同行!让研修因我们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