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的故事就像一个温情催泪弹,谁听了都感叹。 经历过的,没经历过的,都感叹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过。
看了他讲妈妈的土豆和奶奶的压岁钱这两段视频,我深受触动。
每次回家,老母亲都让我带走一些蔬菜粮油。我经常有意无意地拒绝,多少次我伤了母亲的心?
有时候我会觉得嫌麻烦,我说这些东西我们在市里啊,菜市场什么都能买到。何苦背的这么远?
经过几个小时舟车劳顿,万一把东西闷坏了,可惜,不值得。我也心疼啊,还不如不拿了,留着你们吃吧。
我没有顾及到老母亲的感受,只是让她不要操心我,要顾好她自己的身体。
有几次,我给母亲买新衣服。 她说,买那么多衣服干嘛呀?浪费钱,好几年前买的都还没有穿过呢。
听母亲这样说,那时候我自己的心也是不是滋味。我一心一意表达我的孝心,给你买个衣服,你说我乱花钱,啰啰嗦嗦的。
换到母亲的立场,我说不要她给的东西,得有多失望。
有时候她要到城市里来看我,还要驮上大袋米。两三百公里的路,要转三四趟车。
他们先用摩托车把大米运到村口外,然后坐城巴到市区,再转长途汽车到我这里,还要转一趟公交车。
一袋大米,有时候是挑着的,有时候是背着的。我看着心疼,希望她下次不要这样折腾了,却变成是给老母亲泼了一盆冷水。
可知道,这每一粒米都是母亲的一份心血。春天播种,夏天收割的,叫早米;夏天播种,秋天收割的,叫晚米,母亲分得很清楚,叮嘱我,哪一个煮粥好吃,哪一个煮饭好吃。我却从来没有搞清楚。
随着一双筷子游走在热气腾腾的饭粒中间,我眼前出现老母亲穿梭于田间的身影。
小心翼翼的育秧苗,精心呵护秧苗。除草,施肥除虫。
或者披星戴月,或者冒着春雨,或者顶着夏阳,夏天烈日炎炎。面朝田地背朝天,弯腰弓背,一棵棵把那秧苗插下去。然后一颗颗的用镰刀收割好,踩着打谷机把谷子打下来,清扫晒谷场,确保没有泥沙。
碾米时,千叮万嘱师父,一定要调好机器,不要精碾,要粗米,即,保留那米皮,那米皮才是最有营养的。所以经常看到我们的米饭里夹着零星几颗谷子。
董宇辉90后的,我们比他年长了一个年代。他讲的故事,他讲的跟他母亲的对话故事,就是自己跟母亲的亲身经历,所以我也被他煽情上都哭了,我也在回忆我跟我母亲的相处交流的点点滴滴。
他会说,妈妈种的土豆就是不一样。天下只有两种土豆,一种是妈妈种的土豆,剩下的都是其他的土豆。
不曾这么深入的去剖析过我自己做的对不对。我只知道。我不希望我去那么辛苦。但是我的言语表达给母亲的感觉就是我绝情无情无义,不懂感恩。
是的,再怎么样,这都是母亲的一番心意。我们要礼貌的接纳,接受家人的爱,这也是一种孝顺,尊重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