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个人人羡慕的所谓书香门第,为什么加所谓呢,因为都是我身边的人说的。我自己只是被动接受了这个概念。
我的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我妈是小学老师,我爸最初是中学的副校长,后来从事教育科研工作。这是他们的社会身份,表面上很光鲜受人尊重。在我小时候,拿着礼品来我家拜访的家长亲戚老师一波接着一波,大都是为孩子的择校老师的工作调动之类的事。小时候我对这些事不关心,也可能是习惯了麻木了,现在想起来,我爸妈应该也很为这些人情而头疼。
也许正因为习惯了这种权利和地位,他们给我的感觉总是高高在上的,有权威感的,让人无法亲近的,他们对我而言更像是老师而不是父母。
事实上也确实这样,我妈很少亲近我,她对我说话总是很严厉,经常说我笨,我不知道是不是当老师的都这样,特别喜欢用笨和聪明来区分人,也许是职业习惯吧。可这种心理暗示对小时候的我伤害真的很大。其实我小时候某些方面很优秀,比如字写的很好,拿过市里一等奖,也很爱画画,图画课代表总是非我莫属,学习成绩也不错。在老师眼里我就是个乖巧可爱的小女孩,可是我依然很不自信,尤其是体育方面,个子小,五年级跳绳都不会。很害怕老师,很少举手发言,在同学的描述中我是个不爱说话的小孩。
我爸虽然身居要职,在家地位却不高。经常被我妈骂,因为他不管家里的事,除了工作和做几顿饭之外,就是听歌看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记忆中确实他很少关心我和我哥的生活,他好像除了尽到自己的责任,就很少表现出什么感情。我想我妈也是因为没有得到过我爸的爱,一直有怨气吧。在我们家里修修补补的事都是我妈干的,赚钱的事更是我妈说了算,家里的几个房子全是我妈想办法买的。现在我知道正是因为父亲的弱逼出了母亲的强,也正是母亲的强使得父亲更弱,在一个共生关系的家庭中,一方强就必有一方弱,这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母亲的强势,家庭角色的倒置,也导致了我外强中干的性格。我从小外表就是个假小子,但我内心其实是很孱弱的小女孩。记忆里小学以后连裙子都从未穿过,直到大学才开始尝试穿裙子。妈妈为了逼我穿裙子,都告到老师那儿去了,老师把我说了一通,说的我趴在桌子上哭。可那时候小小的我真的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反正就是不想穿。
现在我分析自己,可能是想通过外表男性化,去掩盖自己内心的弱小。我一直不喜欢那些动不动尖叫,说话发嗲的女孩,喜欢和我一样直接不娇气的人。因为妈妈不喜欢我弱,不喜欢我娇气,不喜欢我做。现在我明白其实是因为她根本给不出爱,当我刷小脾气想要妈妈照顾时,她就骂我做。妈妈不允许我弱,于是我只能给自己装上一个不柔弱的外壳,我压抑了我小女孩的那部分天性。也许打扮中性的女生会被很多年轻人认为是有个性很酷很特别,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他们内心有多么女孩。
我的思维比较随性,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有太多想说的,慢慢的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