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想而知,如果你是现场的陪审员,一定也会被苏格拉底的态度所激怒。很自然的,在第一次投票表决时,以281票对220票判定苏格拉底有罪。大家注意,此时只是有罪而已,刑罚还没有确定。原告建议死刑,而法庭允许苏格拉底自行选择刑罚,比如无期徒刑、罚款或者流放。
没想到苏格拉底居然说,像我这样一个人,怎么应该被惩罚呢?我应该得到好处,我对城邦做出的贡献堪比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金牌得主,应该让我去国宾馆免费吃住。最后他提议,如果一定要罚款的话,那就罚一个比纳吧。这是非常非常小的一笔钱,小到足以让陪审员们认为苏格拉底是在羞辱他们。于是,在第二次投票表决的时候,以361票对140票判处苏格拉底死刑。
苏格拉底的回答是这样的:“我之所以定罪,是由于缺少一样东西,但是缺少的不是言词,而是厚颜无耻,甘愿向你们说那些你们最爱听的话。”
我在读《申辩篇》的时候,有很强的一种感觉,苏格拉底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从这场审判中脱身,而是有意无意地在推动这场本不应该发生的死刑判决。换句话说,苏格拉底罪不至死,雅典公民原本也不打算判他死刑,反而是苏格拉底本人决定去死。苏格拉底为什么勇于赴死?他为什么对死亡毫不畏惧,反而刻意求之?我们会在后面再谈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