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同事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大意是,学生犯错了,他认为该班主任在处理的时候不到位;然后这个学生之后还出现用球扔老师,有作弄老师的味道。这种油皮的学生,该怎么处理。
自我观点:先谈班主任的做法;后面再具体谈像这种油皮的学生,我要是遇到了,会怎么处理。再次强调,我的不是标准答案,但是,没有思路的新老师拿来参考的话,还是可以的。
学生第一次犯错,班主任会给机会,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要往其他地方去想,比如班主任罚得不重啊,班主偏心啊,护短啊,都要去想。因为这样想了,我们自己心里就没有给自己坡下。处理学生问题啦,大部分时候我们相互有个台阶下,就行了。说真的,你真要处理学生,什么是重呢?你能把学生处理到什么程度呢?说实在的,根本就不能嘛。你就算把自己气死了,明天学生照样高高兴兴上学。和学生怄气,真没必要。
而且一次原谅、二次原谅、三次原谅,这看似是放纵,其实也是在积蓄教育的力量嘛。你看人家诸葛亮,不也七擒七纵,最后才收了孟获吗?
所以,班主任怎么处理,咱不过问,他处理过了,我们就要相信,他处理得是合适的。
另外,学生将球扔到老师头上,就有点儿故意挑衅的味道了。
一般情况下,学生敢去捉弄老师,其实他为的不是捉弄老师,而是在同学面前露个脸,出点儿风头,看老师着急却拿他没有办法的样子作为娱乐。所以我们不能如他愿。
如果是我的话,我当时肯定不会发作,绝不生气,会单独请他到办公室,或者避免冲突,会让其他人请他来办公室。
这样做,是避免他后面继续有什么表演行为。比如我们很生气,然后当场指责他,他就可能当着周围同学的面和你顶嘴,让你下不来台。这其实,都是如他愿的行为。咱们不能这么傻。
而把他叫到办公室,主要目的是把他调离主场。学生啦,我一直是这样的观点,在一群同学里是龙,单独拎出来,就是虫。老师面前,哪个学生都是还是会慌的。在同学中之所以他不慌,是因为“群体效应”,责任分散了,用好理解的话就是“法不责众”嘛。他在闹事,然后旁边一群人起哄啊,你老师一个人,你说能把他们怎么样?所以,在一群人里,他不怕也不慌,而且有人起哄,他会很陶醉那种感觉,会不计后果。
而到了办公室,就是我们的主场了,我们批评人的气势自然而然就会涨上两分。如果办公室有其他老师的话,也多几个人给咱帮腔,给咱喊加油,你说他慌不慌?
然后到了办公室,我会让他向我解释一下刚才的行为。不是敷衍我那种解释,而是让他很有条理地完整地,把刚才的事情、意图和我讲明白。这有点儿老师考学生学问的味道。讲得不好,纠正;讲得还不好,再纠正;通过纠正,来给他制造压迫感。我其实特别喜欢用这一招,因为这一招一出,学生就会紧张,气势上就会弱很多。
之后,他的理由、借口,比如不是故意的啊,是意外啊,现在很后悔啊,我都信。然后他这些话讲完之后,就轮到我们和他摆谱的时候了。
是我的话,就会告诉他:
第一,他在教室(或者走廊)玩球是危险的,也是学校不允许的,如果把这件事交给学校的话,学校肯定会严肃处理的;
第二,伤到的是老师,老师自然不会和你计较,但如果伤到了其他同学呢?人家受伤了,产生了医药费?就不是你能解决的了,要找你家长解决;
第三,出门不要给老师做负面工作,装“了不起”,说什么伤到了老师,老师还拿我没办法这种话。说这种话的,都是蠢人。是在给自己惹麻烦。老师之后如果听到了这样的话,就不是和你谈这个问题了,会找你家长谈。
以上3句话。
前两句分别点到了学校纪律和家长,是让学生明白,你这不是恶作剧这么简单,老师后面能调动很多让你麻烦的事情,别太傻,老师不好惹呢。
第三句话其实是为了堵住一些学生的嘴。
可以预料到的是,一些学生就喜欢老师面前认错,而回去之后就会一副“老子天下第一”,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在同学面前吹牛,老师根本不能拿不能拿我怎么样。
所以,你先把这种情况和他点出来,那他之后再做这种事情的兴味就会淡很多。因为所有伎俩都被你看破了啊,他再干这件事情,多没风度啊。
这样处理一遍之后,学生就会意识到,这个老师不好惹,惹你麻烦有点儿大,不划算,那以后他也就不会在你头上动土了。
学生啦,其实是很精明的,他最喜欢挑软柿子老师捏。尤其是那种,学生一捏他,他就叫得欢,骂得欢,但是呢?又没有和学生展示出一些手段的老师。
当然,我这里说的手段,也不是一些暴力手段。文明社会了,咱们要讲文明手段。
那最文明的手段是什么呢?
第一,老师要会拉大旗,懂怎么和学生摆谱说道理。总之,你一定要占“理”,用“理”来压他;
第二,让学生明白,和这位老师杠上,后面麻烦很多。比如我前面介绍过,要在学生中有威信,老师其实是需要仰仗一些东西的,比如和家长的关系;比如规矩;比如话语权;等等。不清楚的老师可以去前面复习一下我的视频。
总之,和学生斗智斗勇啦。有点儿打太极的味道,学生力量来了,你要卸掉,让他感觉打在海绵上,使他不能一鼓作气;而学生力量有点儿要退的味道了呢?你则要加力,乘胜追击,给学生一个措手不及,让他就范。
如此一来,你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就不至于太刚,出事情;也不至于太柔,让学生觉得你好欺负。
教育里面具体的力道没有人能够准确告诉你该是多少,需要老师自己在实践中去摸索。本人也在摸索中。
接下来会写多一点教学管理方面的心得。以上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