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心灵的艺术【3】

今天记录d同学的沟通过程。

说来也是奇妙,bcd三个同学给a同学起外号取笑,表面上是同一件事,但深层次原因竟各不相同。所以作为老师,要对症下药。

d同学有明显的ADHD症状,刚开学站队一直晃个不停,被体育老师单独叫出去批评,让我一下子记住了他。随着接触,我发现他特别期待老师善意的目光和肯定。

我坚持拍他的肩膀,或者轻拍他的头发,表扬他的进步。让他帮我做事并加以肯定,在全班面前表扬他的进步,让同学们为他鼓掌。

所以尽管才两周,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他也表现了对学习的热情。虽然还不能坚持太久,但我始终耐心提醒——这是前话。

我叫来他的时候,许是b同学已经透露了原因,也或许b,c同学轮流被我叫出去谈话让他有了猜测,他一来就主动承认了情况。

“老师,是我起的外号”

我和他相对而坐。比起c的“嚣张”,他的温和让我的火气也没那么大。我问他理由,问他a同学近期有没有招惹他?

他承认没有。我很不悦,我说xxx是多严重的词你知道吧?怎么可以这样造谣同学?

他垂着头,嗫嚅着说,“老师我俩有仇。”

我本来和他们一直说,我刚接班,以前的旧账我不想翻、也没办法判断,所以我只关注以后。可他的态度很坚决“老师,我们俩很多年的仇了……你愿意听吗?”

——

在我一再表示自己愿意倾听后。他给我讲了小学发生的,让他始终耿耿于怀的两件事。

一是小学时a同学不爱讲卫生,同学们不喜欢和他玩。某同学带了零食去食堂,分给他,a也想要,同学就扔给a空袋子。a看到是空袋子感觉被耍了,就扔回去,一不小心扔到他餐盘旁边了——他顺手扔回给a,结果不小心扔到a的米饭上了。a怒了,又扔回给他,并且用手狠狠地将垃圾袋压进他饭里。他也火冒三丈,把饭撒了。

当时的班主任老师,把他们叫来了解情况,a同学哭了,老师就非常严厉的批评了他(c),c觉得自己很委屈,觉得自己是无辜被牵连进来,还被老师劈头盖脸一顿骂。

二是恰好第二天,另一个同学(深受班主任老师喜欢)跑操时也和a发生冲突,把a狠狠踹翻在地,并且踹了他几脚。中午老师在班级门口处理这件事,他就坐在隔墙的位置。他听到老师很和颜悦色的对那个同学说话,不敢相信,因为他觉得这个事情比他的错误严重多了。为了确认没听错,他找了个上厕所的理由出去,发现老师和那个同学和和气气有说有笑,给他们买了两杯奶茶和棒棒糖,就化解了。

他觉得不公平,更觉得自己委屈了。

两件事情下来,他对班主任老师的怨气,叠加到与a同学的“矛盾”上。再加上初一时分到一个班,出现的大大小小的摩擦没有很好的化解,就变成了“我们俩有仇”。

——

听罢他的故事,我是有些唏嘘和心疼。

我愿意相信每个老师都是公平的,但确实在孩子的眼中,看到的可能与我们所想表达的不一致。所以,如何避免孩子们误解呢?因为一碗水端平真的“公道在人心”——我想,宽容的对待每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或许是唯一的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