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作为我国的第九大菜系,一到饭点,总有一批固定的追随者。
正值深秋,往往还不到晚饭时间,嘴巴就馋得只想添点什么。瓜子、花生、蚕豆、苕片、橘子、柚子、饼干………以炒货为首的各类零食,在办公室竞相传递,也填补着内心的缺失。
这炒货中的瓜子,深得老少爷们、菇娘的喜爱。闲了,串门来唠个嗑,但凡是办公室有的,会给来人抓上一把,俩人谈笑风生间,就协商好了工作事宜。
要说这瓜子的种类也颇多,有白胖的南瓜子、黑胖镶金边的西瓜子,以及常见的椭圆葵瓜子,看着就招人喜欢。像我这样的小菇娘,最爱吃时下新出的焦糖瓜子,有了年纪的,多是钟爱无味儿的。
据说,这嗑瓜子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呢。在北宋初年的《太平环宇记》里这样记载:
正月嗑瓜子,
二月放鸽子,
三月种地下秧子。
这嗑瓜子,是位于一年之首的。
到了明清,就非常流行了。特别是康熙年间的诗就写道:
恻恻春寒清似水,
红灯满院摇街锁。
搂身马车各还家,
通夜沿街卖瓜子。
新年之际,乾隆还在圆明园内设立买卖街,依照市井商肆的形式,沿街设置古玩店、布衣店、茶肆、酒库,连卖瓜子的都没落下。连清朝的文学《红楼梦》、《青瓶梅》等都有对嗑瓜子的描写。
虽然这是一种习俗,但大量的嗑瓜子,会严重消耗唾液,时间久了,会影响口腔健康。影响牙齿的美观不说,还容易使舌头和嘴角糜烂。
当然,为了健康,更不能耽误了正餐的享用,还是适量吧。
毕竟,我可是要养些秋膘好过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