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听班主任说过,人生三境界: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那会儿不懂什么意思,只是觉得有意思就记住了这三句话。
看山就是山,很好大概就是年轻的我们往往只能看到问题的表面,对于其背后的实质不加探索。 以前做数学题,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往往会有陷阱,我以为这便是看山不是山;后来读《一句顶一万句》,明白好多事看似是一件事往往背后不是一件事,我觉得这也是看山不是山。那么看山不是山大概就是等我们有了一定得阅历之后,便往往会往多了想,往深了想。追求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那么第三种境界看山还是山呢?可能一切终归平静,发现事情就是那个事情,没有那么多道道。我们古人讲七十耳顺,到了一定得年龄,会发现世界上的简单的很、单纯的很。那些我们自己多想的东西,不过是庸人自扰之罢了,但是年轻人切不可有这种心态,不然就成了现在所说的佛系少年。
我想我们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使命,所以说人生有三境界,其实也就是三阶段。但是如果我们超前进去下一阶段,或者叫早熟,或者叫早衰。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珍惜每个阶段,过好每一天,该明白的道理我们早晚懂得…
(之前没时间,现在把感悟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