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里在《心流》一书中说:要活出“生命”,除非你能掌握方向,看到初心,否则生命必沦为外力所控,转而追求不相干的目标。
随着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我们似乎被工作、被生活、被手机等牢牢绑住了,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让自己松弛一些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那么如何在这些紧张而忙碌的时间里让自己松弛一点呢?
一、始终如一,平衡角色
生物进化论认为:只关注眼前,注重当下,是一种进化选择策略,其他生物也是如此。
对于生活中那些被规定好的框架,我们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被这些束缚住,只关注当下的事情,不去想得太多,给自己一点闲暇的时间,给自己放个假,放松一下,让自己愉悦起来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憧憬,每天我们似乎又活在现实的琐碎中,憧憬而不匆忙,能够愉悦而充实地度过每一天,朝着自己的梦想逐步前行,是每个人都期待的生活方式。
我们要做的事要把梦想和现实、当下与未来统一起来,连接好“始”“终”,做到始终如一,让自己的能力配得上自己的目标,让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有序地在自己热爱的事物之中保持平衡。
很多人都会觉得人生就像一部戏剧,我们不仅是这出戏的导演,也是这出戏的演员。
该如何尽情、真诚地出演和平衡自己的角色,比如作为子女、丈夫(妻子)、父母、员工、领导、同学、朋友等各种角色,既然已经选定了剧本,那么就该做好自己的本位工作,让自己的各方面技巧都有长足的进步。
二、脚踏实地,积极回馈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在每一天中不断迭代,在日复一日地蓄积能量,最终获得了爆发的机会。
就像我们读书一样,现在很流行一种叫做读书训练营、读书打卡的方式,经常看到一些人在社交平台上发了自己一个月、一年打卡读了多少本书。
当然了,多读书固然是好事,但是我们也要思考,我们读书的初心是什么,是为了读书的数量,还是为了真正吸收一些知识,为了真正的改变。
如果只是为了数量读书,让那些读书“数据”看起来非常漂亮,读了多少本书,看了多少小时等等,这是很容易把自己引到歧途之上。
因为“只关注读书的数量,而忽略读书的质量”,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所以,在行进的道路上,我们在抬头看看天的同时,也要看看脚下的路,是不是脚踏实地,想想自己的那个目标和初心是什么,不要走着走着动作就变形了,不要走着走着就迷失了。
三、源于热爱,终于目标
生活中不是每天都有新鲜的事物,很多情况下都是一日复一日地做着同样的工作。
在这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机械地、被动地、抱怨地、没有目标地做着,也有可能会用心地、主动地、乐观地、积极地度过每一天。
当我们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成长的机会”,都当成美好的礼物,生活也才会相应地反馈给我们美好的结果。
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伟大成就,都是基于热爱。如果一个人没有热爱的目标,人最终会变得没有驱动力、没有力量,而那些成功的人都是在热爱中,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或阶段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