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的文明本质上是城市的,当然也有许多希腊人是从事农业的。但是他们对于希腊文化中最富特色的东西并没有什么贡献,自从米丽都学派以来,希腊在科学、哲学和文学上的卓越人物全都是和富庶的商业城邦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些城邦又往往是被野蛮人所环绕着。这种类型的文明并不是从希腊人开始的,而是从菲尼基人开始的,推罗和希顿和加泰基都是依靠着奴隶在家从事体力劳动,而在进行战争时则依靠雇佣兵。他们并不像近代的大城市那样,依靠着大量血统相同的并具有平等政治权利的农村人口。
近代最相似的类比就见之于19世纪后半页的远东。新加坡与香港、上海与中国其他一些通商口岸都成了一些欧洲人的小岛,在那白种人形成了一种靠着苦力们的劳动来养活的商业贵族,在北美洲,既然没有这样的劳动力可供使用,所以白种人就不得不从事农业,因为这个缘故所以白种人在北美洲的地盘是稳固的,而他们在远东的地盘则已经大为削减,并且会很容易完全消灭的,然而他们那种类型的文化特别是工业主义却将会保留下来。这个类比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希腊人在亚历山大帝国东部各个地区的地位。
亚历山大对于亚洲的想象方面所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持久的。《马喀比书》的第一书写成于亚历山大死后的好几个世纪,但他一开头就叙述亚历山大的功业说:
于是马其顿人菲利普的儿子亚历山大就从菜地姆的土地上出发,打败了波斯人和米底亚人的王大流士,代替他而成为了第一个君临全希腊的君主,并且打了许多仗,占领了许多坚强据点,他杀死了地上许多的王,走遍了大地的尽头,取得许多国家的战利品,全世界在他的面前都服服帖帖,于是他的地位升高了,他的心沸腾起来了,他编集了一支孔武有力的军队,统治了许多国家,许多国家和国王都成了他的附庸。这些事情过后,他病倒了,他知道自己要死,于是就把那些尊贵的和他一同从小长大的臣仆们招来,趁他还活着的时候,把他的国家分给他们,这样压力山大于12年之后就逝世了。
亚历山大在回教里面继续作为传说中的一个英雄而流传着,直到今天喜马拉雅山的一些小酋长们还自称是亚历山大的后裔,没有任何别的真正历史上的英雄曾经提供过如此之丰富的神话想象的材料。
亚历山大死后也曾有过一种想要保持他的帝国的统一的努力,但是他的两个儿子一个还是婴儿,一个尚未出世。两个儿子各有一些拥护者,不过在后来的内战里这两个人都被人废弃了,终于他的帝国被三家将军所瓜分,大致说来一家获得了亚历山大领土的欧洲部分,一家获得了非洲部分,一家获得了亚洲部分。欧洲部分最后落到安提哥尼后人的手里,托勒密获得了埃及以亚历山大港作为它的首都,经过许多战争之后,才获得了亚洲的塞琉古,因为过分忙于作战,而没有来得及奠力一个固定的首都,但是到后来安提阿克成了他的王朝的主要都市。
无论是托勒密王朝还是赛琉西王朝都放弃了亚历山大那种要融合希腊人与野蛮人的努力,并且建立了军事专制。起初都是依靠着自己手下由希腊雇佣兵所补充起来的马其顿军队建立的。托勒密王朝所控制的埃及还相当稳固,但是在亚洲两个世纪纷扰不已的王朝战争则是以罗马人的征服才告结束的,在这两个世纪里,波斯被安息人所征服,而大厦的希腊人,则日益陷于孤立。
公元前二世纪,他们有过一个王叫米兰德,米兰德的印度帝国是非常之辽阔的,他和佛教圣人之间有两篇对话,至今还以巴利文的形式保存着,并且一部分有中文译本,塔因博士提示说,第一篇对话可能是依据希腊原文的,而第二篇显然不是依据希腊原文的了。
这时候佛教是一个极其蓬勃有力的劝人归化的宗教。据现存碑文的记载,佛教的圣王阿育王曾遣使到所有的马其顿各个国王那里去:“国王陛下认为这是主要的征服——即法轮的征服,这也是国王陛下在他自己的境内并远达600里格之外的邻国的境内的成就,远及于希腊王安提阿古的地方,并且远及于安提阿古以外的托勒密、安提歌尼、马加斯和亚历山大四个王的地方,在国王的境内也盛行于喻那人的地方,不幸的是关于在此前是西方并没有任何记载流传下来。
巴比伦所受的希腊化影响格外深刻,希腊语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全境正如在其以西的地方一样,已成为学术与文化的语言,直迄回教的征服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