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的育儿体验,对于我而言,育儿是一面巨大的镜子,照出了自己的方方面面,育儿的过程也就是我的修行过程。
01 孩子对父母的话深信不疑
通过我对儿子的观察,孩子对父母的话深信不疑,是刻在骨子里的相信。
记得有一次,我老公在沙发上边充电边看手机,儿子看到后马上提出质疑:“爸爸,不能在充电时看手机,手机电池会爆炸的”,我一愣,这不是前段时间我对儿子说的话吗?
前一些天,孩子爸爸开车送他到医院看牙齿,路上爸爸把手臂伸出车窗外,儿子马上表示反对:“爸爸,不能把手伸出窗外,这样很危险,手臂可能会被折断的!”记忆中在儿子5、6岁时(他今年11岁)我曾反复这样叮嘱他,没想到他一直记得。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儿子到邻居家玩,不小心头碰到开着的窗户,在头上磕了一个洞,鲜血直流,邻居事后告诉我,儿子一看到头上的血,吓得不行,一个劲地问:“我会死吗?”邻居直接懵圈了。
我知道原因,有一次儿子和我在卫生间门口闹着玩,我关门时儿子的一根手指却还在门缝里,霎时他的这根手指血肉模糊、血流如注,我直接傻了,惊慌无措地抱着他,不断地自言自语:怎么办?怎么办?
看着不断涌出来的血和我紧张无比的状态,儿子也吓傻了,一不断地用颤抖的声音问我:妈妈,我会死吗?我会死吗?
我发现我的举动吓着了他,马上故作镇定:没事,没事,很快会好的。
我想我那天惊慌、紧张的样子,像是天要塌下来,已经告诉他这绝不是一件小事,让他在碰到类似事情时也紧张不已。
以前听樊登读书,经常听到: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当时还没有深切体会,当我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儿子的举动和作为父母的我们的行为时,我才深刻地领悟到这句话的意思。
02 如何对待孩子是由你的状态决定的
自从我发现父母的话语和行为对孩子的巨大影响后,就特别小心对儿子说的话,生怕给孩子留下心理创伤。
孩子出生时是一张白纸,会不加选择地吸收父母说的所有话,并加以内化,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并终身受影响。
如果孩子从父母那吸收的都是否定的、负面的信息,则孩子容易养成消极、负面的习惯;而如果父母传递给孩子的都是肯定、鼓励,孩子就会形成阳光、自信的性格。
道理我都懂,可是可是,每当我看到孩子做作业、看书拖拖拉拉,永远都说等会开始,或是看到孩子即使在在上厕所也捧着ipad千呼万唤始出来时,我抑制不住自己的焦虑和着急的心情。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对孩子生气,我还记得自己在气头上的状况:头脑充血、气愤、委屈、怨恨;自己的辛苦,队友的“没用”,孩子的“不争气”,对未来的害怕和担忧......
特别佩服有些父母无论孩子做什么,总能发自内心地肯定和鼓励,这种父母真棒啊。
都说所有外在的都是我们内在的投射,借由育儿,我看到了对自己的不接纳,看到了自己的恐惧。
我内心觉得如果儿子不好好学习,就会考不上好学校,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过不上好生活。
这股恐惧挟持了我,使我困在中间不能动弹,怎样把自己从恐惧中抽离出来呢?这就要不断地修行。
孩子是上天送给我们的一面镜子,照出完完整整的我,特别是你最希望掩藏的那些丑陋的角落。我们那些没用解开的结,都会在孩子那里折射得一览无余。
03 我和儿子一起修行
特别喜欢一诺在所说的,我们都很关注一个人的外在成就(Having),读什么大学,干什么工作,是否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但这些外在成就取决于你做什么(Doing),比如你努力学习和工作;而你做什么取决于你的生命状态(Being),你处于拧巴焦虑的状态或处于喜悦平和自洽的状态,你的Doing完全不同。
我深以为然,我希望儿子内心没有恐惧和担忧,多一些放松和热爱,希望他无所畏惧,坦坦荡荡,活得真实而通透。
父母熏陶和言传身教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想儿子拥有这个状态,首先自己要做到,这2年我都在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更放松、平和和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