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邻居为了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跟孩子约定每天认真完成作业的话,会给他一些零花钱作为奖励。这招果然有用,孩子2周以来都非常用心,每天都保质保量完成作业。邻居也很高兴,认为已经养成了好习惯,就不再奖励了。可是,接下来孩子的学习状态又回到了最初,邻居很是无奈。
其实,这样的表现,都是因为扇贝效应。
扇贝效应指的是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对个体进行强化,那么个体的行为效率则会形成扇贝形曲线的变化趋势,而这种现象也被称之为是扇贝效应。
扇贝效应和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关联。如果家长懂得合理运用奖励机制去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那么时间一长,孩子自然可以拥有较高的主动性。但若使用不当,则会适得其反。
那如何奖励孩子?
一.打破固定的奖励时间。
奖励的确有重大作用,但当奖励成为固定的有规律的事情后,孩子就不认为那是特殊的奖励了,而是一种习以为常的事情。所以在接触新事物的初期,连续的固定的奖励是必须。但当孩子的行为达到一定程度,就要不断延长奖励的间隔时间,也可以变化间隔的时间,使孩子找不到变化的规律,从而避免他专心的等待奖励,直至最后撤销。
2.把孩子喜欢的东西作为奖励,来增加他们不喜欢的活动的次数。比如很多孩子不喜欢蔬菜,只喜欢吃肉。那就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如果想吃到美味的肉,就必须先吃一些蔬菜才可以。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实现我们的目的。
3.奖励的方式尽量多样化。
我们给予孩子最多的是物质奖励,如他们喜欢的食物、礼品,甚至金钱;还有一些特权和活动,如看电视的时间、外出游玩等;其实我们最该多应用的应该是社会性奖励,如微笑、鼓掌、拥抱、表扬等。换句话说,就是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4.帮助孩子找到内驱力
奖励只是外驱的存在,并不能长久。在孩子刚接触新事物时可以使用,但慢慢地要把奖励取消,让孩子找到内驱动力。
孩子只在乎奖励,那是我们没有好好的利用扇贝效应。对此我们应该学会合理的运用扇贝效应,帮助孩子找到终身进步的动力,而不是做被驱动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