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抽刀断水水更流——禁果效应
我们似乎都有这种奇怪的心理: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越是不让知道的东西,就越想知道。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更强烈的探索欲望。如果对一件事情作不说明原因的简单禁止,会使这件事更具有吸引力。自然地,人们会将更多的注意转移到这件事上,会有更强烈的探究欲望,结果偷食“禁果”以使心理平衡。在教学当中,禁果效应启发我们,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它对学生的吸引力;我们可以积极地利用禁果效应,把学生不喜欢而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2.戴着镣铐亦能舞——强迫性行为
首先,接受自己原先难以摆脱的强迫念头。放弃对强迫念头的无效的排斥和对抗,不回避。其次,忍受因强迫问题带来的痛苦情绪,包括接受自己的内心冲突。接受自己的情绪和状态,就不再为痛苦而痛苦,不再承受双重痛苦。再次,悦纳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要允许自己犯些错误,要学会变通,学会灵活。如果强迫问题成为你的镣铐,如果痛苦成为你的镣铐,如果缺陷成为你的镣铐,那就接受这副镣铐吧,相信自己,戴着镣铐亦能舞。
3.给学生一件有价值的“睡袍”——配套效应
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会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在教育中,配套效应可以带来好的结果,也可以带来不好的结果,这取决于所参照的“睡袍”的价值。有价值的“睡袍”可以促使我们为了与之配套而产生一系列好的或者对我们成长有利的行为表现,
4.奖励的艺术——扇贝效应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应该彻底避免这种连续的、固定时间的强化呢?不!虽然在长时间的过程中,持续地应用连续的、固定的强化会产生扇贝效应,但是,在新知识、新行为、新习惯的初始学习阶段,连续的、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这能够让学生很容易地完成要求的任务,尽快地得到奖励;紧接着,当学生的学习或者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不断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知道最后撤销强化。在延迟强化的过程中,可以变化间隔的时间,使学生不能找到变化的规律,从而避免他专心地等待强化。
5.解读算命先生的天书——巴纳姆效应
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巴纳姆效应反映了个体在进行自我知觉,即了解自己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6.绝望的体验——习得性无助
在现实生活中,“习得性无助”现象相当普遍。从生到死,人们在漫长的岁月中会遭遇到各种不同的失败和挫折,甚至不幸。我们要跳出无助的怪圈。帮助孩子避免产生消极的情绪,首先,善待所有的学生,而不仅仅是优秀生。其次,给失败的孩子多一些鼓励,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再者,不要给孩子创造“习得性无助”的诱因——挫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