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七十六
原文
女宠虽自古为患,而地道无成,其过终在男子。使太宗不死,武氏何能为祸?李白云:“若教管仲身常在,宫内何妨更六人!”杨诚斋云;“但愿君王诛宰嚭,不愁宫里有西施。”唐人咏《明皇》云:“姚、宋不亡妃子在,胡尘那得到中华?”《僖宗幸蜀》诗云:“地下阿瞒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范同叔云:“吴国若教丞相在,越王空送美人来。”此数首,皆为美人开脱。余咏《陈宫》云:“若教褒妲逢君子,都是《周南》传里人。”亦此意也。唐人又有句云:“吴王事事都颠倒,未必西施胜六宫。”尤妙。
译注
女人得宠虽然自古是祸患,然而坤道无论何时是诚实的,最终的过错还是在男人身上。假如唐太宗不死,武则天有什么本事作乱?李白说:“假若让管仲这样的人常在身边,宫里再增加她这样的六个人又何妨!”杨万里说:“但愿君王诛宰嚭,不愁宫里有西施。”意思:但愿君王能诛杀宰嚭这样的人,不要害怕宫中有西施这样的美人。唐朝人咏《明皇》诗:“姚、宋不亡妃子在,胡尘那得到中华?”意思:假如姚宗、宋璟不死杨贵妃也还在,胡人安禄山的兵马怎么能够到中原?《僖宗幸蜀》诗:“地下阿瞒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意思:埋在地下的曹操应该有话说了,这回不要再埋怨杨贵妃啦。范同叔说:“吴国若教丞相在,越王空送美人来。”意思:假如吴王夫差不赐死伍子胥,越王白白选送了美女来。这数首诗句,都是为美人开脱。我吟咏的《陈宫》:“若教褒妲逢君子,都是《周南》传里人。”意思:如果让 褒姒、妲己遇到君子,都将是《国风·周南》传记里的人。也是这个意思。唐朝人又有诗句:“吴王事事都颠倒,未必西施胜六宫。”尤妙。意思:吴王夫差事事都错误,未必因为西施争宠胜过六宫的娘娘。更是妙语。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伯嚭[pǐ](?—前473年,一说前473年以后),子姓,伯氏,名嚭(一名否),春秋后期吴国大夫。吴王夫差时任太宰,又称太宰嚭、太宰否。史载伯嚭的先祖公子遨为宋桓公之子,宋襄公之弟。公子遨出使晋国,完成任务后留晋为官生子改姓伯。后“三郤”权倾朝野。公子遨之子伯宗公忠体国,不满郤家势力太大,被三郤诬陷致死,伯宗之子伯州犁逃到楚国,任楚国大夫。伯州犁生郤宛,又为楚国大夫,后郤宛被楚国令尹子常攻杀,伯嚭逃难仕于吴,得到吴王宠信,屡有升迁,直至宰辅。伯嚭为人,好大喜功,贪财好色。为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安危,内残忠臣,外通敌国,完全丧失了其祖辈的优良品质,使吴国在吴越争雄中拥有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丧失有利时机,逐渐走向衰败。越灭吴后为越王勾践所杀,也有说法说伯嚭做了越国的太宰。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褒姒[bāo sì](《史记》作襃姒 ,《列女传》作褎姒 ),生卒年不详,姒是她的姓,褒国(今陕西汉中)人,周幽王姬宫湦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周平王姬宜臼的后母。前779年,周幽王攻打褒国,褒国兵败,献出褒姒乞降。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她很是宠爱。前778年,褒姒为周幽王生下儿子姬伯服。从此周幽王对褒姒更加宠爱,最后竟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立褒姒为王后,姬伯服为太子。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联合鄫国、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姬伯服被杀于骊山之下,褒姒被犬戎掳走,从此下落不明,西周灭亡。
妲己,己姓,苏氏,名妲,有苏国(今河南省温县)人。商纣王帝辛的妃子。帝辛攻打有苏国时,被献给商纣王为妃。依仗商纣王宠幸,干预政事。牝鸡司晨,祸乱朝纲,导致政治昏暗、国力衰弱。周武王伐纣灭商之后,妲己被太公亲自操刀斩于朝歌城外的街市。民间神话传说之中,妲己是贪狼星中的桃花星,姜子牙是贪狼星中的杀星(天枢上相)。在贪狼星中:桃花星专指女性,主管情爱姻缘之事,若为君后,必定祸国乱政,毁一朝之数百年根基,乱一朝之数百年江山,与后宫主星勾陈、太阴为敌;杀星专指男性,主管杀伐战乱之事,若为将相,必定灭国兴邦,灭一朝之数百年国祚,兴一朝之数百年江山,与相星文曲、将星武曲为敌。